“土”博士余龙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土”博士余龙
最近把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的余龙教授,是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一位没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土”博士,在生命科学领域已奋战了20年。


  近年来,随着“海归”潮的兴起,中国生命科学家在俗称CNS(《细胞》、《自然》、《科学》)的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已不是新鲜事。但在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老所长赵寿元看来,现在怀揣着CNS的论文录用通知回国的人很多,但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学术土地,一步步走上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的学者,却不多见。


  为了责任,坚守在中国   在复旦校园里,如果你冷不丁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那几乎肯定就是余龙的手机铃声。


  余龙曾是一个军人。军人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感,驱使他坚定地走“从国内起步,走到世界前沿”的科研之路。


  在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之前,余龙已在军队度过了16个春秋。16岁时中学毕业应征入伍,1978年3月在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16年的军旅生涯陶冶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强烈的使命感。


  余龙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后。他也想出国深造。就在办手续的时候,一位老教授对他说:“都出去了,国内的科研谁做?学生谁教?余龙,你是一个军人!”就为了这句话,他留了下来。


  余龙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后,在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和遗传所所长赵寿元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创建复旦大学人类新基因研究室。


  那时博士后没有单独的科研经费,只能“白手起家”。就在遗传学楼不到20平方的实验室里,他靠赵寿元等教授私人赞助的一万元起家,开始走上了基因研究之路。桌椅不买新的,先拿了别人报废了的修修再用;柜子也找别人闲置的;离心机是实验必需的仪器,可他买不起,就等别的课题组下班不用时,趁空做实验……在余龙的实验室里,曾一直放着张躺椅,就是他没日没夜、见缝插针地做实验的见证。


  这张躺椅现在已经收起来了。不过,年近花甲的余龙,依然每天在实验室工作超过12个小时。记者两次约他采访,他总是同一句话:“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半,你随便啥时候来都行!”


  经费是头等大事。做基因研究很费钱,那时科研经费很紧张,一个博士后是申请不到大项目的。余龙查阅文献后,决定先选其中的一丁点儿来做。他的博士论文做的是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他就从这里起步,对引起这种疾病的基因,进行精细基因结构分析。


  为了申请到经费,余龙一连几天,骑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从复旦赶到岳阳路上的中科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向中科院的老师请教和探讨课题设计。


  至今,余龙还记得获得第一笔科研经费时的那份欣喜。“当时一般一个课题的经费都只有三四万,而一下给了我们课题十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十万元,可是相当可观的。


  此后,在中国的人类基因研究每一个重大节点中,都会看到余龙的身影,听到余龙的声音。


  在博士后期间,他与当时刚从法国回国不久的陈竺博士合作,申请到国家863项目“基因组计划大尺度图谱区域分析”。这个项目长达五年,科技部只要求一件事五年内不可出国。余龙当即表示:项目不完成,绝不出国门!


  1995年,他刚晋升为教授职称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00年他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他的课题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年后又进入第二期创新群体建设。与此同时,他参与筹建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先后担任该中心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土”博士余龙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土”博士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