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保助推监管升级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数字环保助推监管升级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投入近1亿元资金用于环境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数字环保”,开发建设了省、市、县“一网一库”的三级环境监控系统,提升了环境监管能力。


  记者近日到陕西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研究,对陕西省“一网一库”建设有了新的体验。


  信息化是环保工作攻坚克难的抓手


  2006年,陕西省为完成国家两项减排指标,环保部门组织了大批工作人员到重污染企业蹲点、明察暗访。但年终一算账,全省二氧化硫比2005年增加了6.5%,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5%。


  原因何在?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告诉记者,面对两项减排指标不降反升的状况,他们痛定思痛,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管理。


  陕西省重拳出击,将环境信息化建设作为环保工作攻坚克难的抓手。


  渭河流域110余家国控、省控及部分市控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污水排放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省、市环境监控中心平台建成并完成网络相互对接,水质自动监测站、排污单位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及网络监控平台“三位一体”的渭河流域污染网络监控体系基本形成。


  信息化的强力推进换来了环保工作的新变化。


  2009年,陕西省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国家“十一五”末的总量控制水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91.23%。


  陕西省环保厅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排污企业是否达标排放,实时记录在案。发现数据异常,环境监察人员可以迅速赶赴现场。


  通过平台的建设,陕西省实现了对全省重点污染源、环境质量的实时在线监控,解决了原来对企业排污“人盯人”的被动监管局面。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数字环保助推监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