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使命的召唤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听从使命的召唤
从汶川到玉树,每有重大自然灾害,总有他们出现在现场;从松花江到龙江,每有重大污染事故,总有他们工作在一线。


  他们不畏艰险,克服各种困难,提供的监测数据成为相关部门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他们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分析室,他们都是党员。记者近日走进了这个由16名党员组成的基层党支部。


    应急监测:前后方互动完成任务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五,神州大地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之中。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王业耀带领分析室的吕怡兵、阴琨、薛荔栋、高愈霄赶赴广西龙江河镉污染应急监测现场。


  他们携带了3台便携仪器和应急监测所需的标准样品、试剂和耗材,到达现场后立即投入工作。当时,正值广西最冷的季节,加之连日阴雨,江边寒风刺骨,很多监测人员患上感冒。


  与艰苦条件相伴的,是艰巨的监测任务。


  此次应急监测期间,在龙江至柳江200多公里河段共布设20个定点监测断面,对重点断面实行严密监测监控,在拉浪、叶茂、洛东和三岔4个库区以及龙江、柳江上下游河段布设了约70个巡测点,总的监控河段超过350公里。


  同时,按照要求,还需要对39家涉重金属企业进行排查监测,并在河西水厂等4座水厂取水口及时开展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9项全分析。


  “应急监测就是要快速及时地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滕恩江告诉记者。


  吕怡兵介绍说,监测人员要及时监测各断面的水质情况,指挥部需要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是否投药和投药量。


  在2008年余震不断的汶川,在2010年高寒缺氧的玉树,分析室应急监测人员都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工作。


  “震后,饮用水水源能不能用是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现场监测。”滕恩江说。


  完成应急监测任务,前后方配合尤为重要。在前方紧锣密鼓监测的同时,后方的支持和保障同样重要。


  2010年7月28日,吉林省永吉县山洪爆发,7000多只原料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


  情况紧急。滕恩江和同事们随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根据掌握的信息,除了4000只为空桶外,其余的3000只装有三甲基氯硅烷等物质。


  这不是我国水质的常规监测项目,监测该用什么方法?


  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早上8时,分析室工作人员通过实验,找出了三甲基氯硅烷—气相色谱质谱法等6种方法。


  同时,分析室应急人员立即展开了相关标准、毒性资料的查询工作,并及时将查询结果反馈到前方。


  “应急监测是要耗储备的。很多地方会出现仪器、试剂、耗材等不足的情况,这也需要分析室帮忙联系。”滕恩江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听从使命的召唤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听从使命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