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两巨头制药公司将重组研发高层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欧洲两巨头制药公司将重组研发高层
欧洲制药商阿斯利康和罗氏几乎同一时间表示,为改善局面黯淡的研发效能,正在重组公司研发高层。  


    设立三个新职位  


    在阿斯利康的中高层管理改革中,先前担任公司研发部门主管的马丁·麦基(MartinMackay)即将卸任,取而代之的是新主管帕斯卡·索里奥特(PascalSoriot)。  


    经过多年的研发挫折,阿斯利康将设立3个新研发领导职位:一是专注于化学制剂领域的小分子药物研发主管;二是专注于活细胞领域的生物药物研发主管;三是负责监督大型临床试验的后期开发主管。  


    这3个新研发领导职位由公司内部人士出任。其中,神经科学家弥尼·潘加洛斯(MenePangalos)将领导小分子药物研发部门,子公司MedImmune的顶尖科学家巴伊亚·杰拉(BahijaJallal)将领导生物药物研发部门,而负责公司研发执行的布里格·莫里森(BriggsMorrison)将领导后期开发部门。  


    几乎在同一天,瑞士制药巨头罗氏任命一位曾为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美国科学家领导巴塞尔的新药研发部门。  


    加州非营利性桑福德-伯恩罕医疗研究机构(Sanford-BurnhamMedicalResearchInstitute)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德(JohnReed)将在4月担任罗氏研究及早期开发中心(PRED)主管。PRED是瑞士最大的药物研发中心,罗氏目前在德国和上海也设有研发中心。  


    改善研发效能  


    位于巴塞尔的PRED一直以来逊色于曾为公司研发出大部分畅销抗癌药的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上世纪90年代,罗氏购得了基因泰克的控制权,并在2009年收购剩下的股份后完全掌控该公司。  


    与此同时,PRED却屡遭挫折,包括去年研发旨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药物遭遇失败。1月15日,才走马上任的PRED主管迈克·伯吉斯(MikeBurgess)已经决定离开公司。  


    里德是细胞寿命控制机制的专家,并研究因机制失效而导致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他在圣地亚哥成立了一家名叫Idun制药的生物科技公司。2005年,辉瑞以2.8亿美元收购该公司。在辉瑞收购之前,Idun制药合作研发了一种抗癌药,最终该药成为罗氏在研产品的一员,目前该药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里德说,他希望看到PRED以更灵活的方式与学术界和生物技术公司合作,“我们看重的不只是从学术团体或生物科技公司购买实验性药物,更重要的是充分与他们展开合作,要在研发初始阶段就参与进来。”近年来,桑福德-伯恩罕医疗研究机构已与辉瑞和强生等制药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阿斯利康和罗氏在股东的压力下,着力改善研发效能。在研发投资方面,罗氏是制药界最舍得花钱的公司之一。2011年该公司的研发预算超过80亿瑞士法郎,约合85亿美元,占公司当年销售额425亿瑞士法郎的19%。阿斯利康在2011年花了大约50亿美元用于研发,约占其年销售额336亿美元的15%。  


    1月15日,阿斯利康还调整了销售和营销领导层,担任公司全球商业执行部门主管托尼·佐克(TonyZook)将离开公司。在索里奥特出任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之前,佐克一直被视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竞争者之一。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欧洲两巨头制药公司将重组研发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