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运难题困扰秸秆利用企业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收储运难题困扰秸秆利用企业
 “我们去年完成了生物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全年消化玉米芯12万吨。”从刚刚闭幕的山东省“两会”上回到企业的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3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待二期工程竣工,圣泉年消化玉米芯将接近20万吨,到那时原材料供应可能要好好动一番心思了。”


  “即将面临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圣泉集团,其实是国内秸秆产业的一个缩影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市场渠道不畅通,正日益受到供应链瓶颈的困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朱立志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得已的舍近求远


  “建厂以来,我们一直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材料。”2日,面对堆积如山的玉米芯,圣泉集团负责原材料采购的收料办公室李文荣科长对导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圣泉集团每年要收购12万吨玉米芯,其中大部分来自盛产玉米的东三省、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及省内的鲁北地区,每吨收购价为800元左右。


  “2012年经济形势不好,糠醛价格下滑严重,企业利润率也大受影响,我们不得不对原材料采购的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以争取在源头控制住成本。”李文荣说,为确保货源充足稳定,他们在上述各个地区发展了大量常年从事玉米芯收购的经纪人联络点。


  “理论上讲,我们的原材料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加工。”李文荣告诉导报记者,“但一试才明白,收购玉米秸秆与收购玉米芯还是有许多不同,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据介绍 ,从玉米成熟到小麦播种只有短短1个月的时间,农民大多忙于秋收秋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玉米秸秆。加上国家为防止焚烧秸秆 ,对秸秆还田给予一定数量的现金补助。这样一来,每吨400元-500元的收购价,对农民就没有太大吸引力了。加之章丘本地农户每家平均只有几亩地的玉米,挨家挨户收购难度实在太大。


  每吨800元的成本,对于“草里刨食”的秸秆产业来说是一笔数目不菲的开支,所以圣泉集团在考虑另辟蹊径。从2010年开始,他们对国内四大淡水湖泊、辽河流域、省内南四湖的芦苇资源以及南方诸省的毛竹资源进行了深入考查,收购、运输、储藏等相关细节也在推敲之中。


  “芦苇和毛竹都是野生资源,价格低廉,而且容易通过专业人员和渠道形成稳定而充足的货源。秸秆产业本身是一个微利产业,每一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而且不能受制于一些不可控的人为因素。”李文荣说。


  推广经纪人制度


  唐一林告诉导报记者,“目前我们国家一个县一年的秸秆产出量大约是50万吨。考虑运输、储藏成本,普通秸秆的运输半径不宜超过40公里,这就决定了秸秆产业布点以平均每个县建一家企业为宜。”


  据了解,圣泉集团目前正在探索在一个县域之内建立起生物能源·新材料一体化运行模式,然后尝试在全国10个县建10个示范厂。很显然,作为项目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秸秆的收购、储运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计划的进程,进而左右着这家企业的走向。


  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表示,秸秆作为绿色、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其优点和战略价值已经毋须赘述,关键是应该更多地着力于打通产业链。


  石元春说,首先要把农作物秸秆当作农产品,在收储运、循环利用以及市场服务等产业链环节上下工夫。他介绍,圣泉集团所遇到的问题,在同样以秸秆为原材料的秸秆发电、养殖业和种植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秸秆的收集、运输、配送一整套系统如果完全靠企业自己来做,会因为价值链过长而增加过多不必要的成本。


  朱立志说,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正在尝试通过培养秸秆经纪人,由有一定实力的经济实体来打理收购、储存、运输等环节,让农民从处理秸秆等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企业则可以降低成本,稳定货源。


  在江苏等地,由于有相对稳定而且可观的收入 ,一些长期为秸秆发电厂供应原材料的经纪人也在努力提高技术设备的劳动生产率以减少人工费用。他们用打包机对秸秆进行压制,使一车运输量顶上原来五六车的运输量。


  “事实证明,运用市场化手段,在秸秆收购储运环节实行经纪人制度,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是建立有效的秸秆收集与储运体系和消除秸秆产业化瓶颈的希望所在。”朱立志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收储运难题困扰秸秆利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