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准备好了吗?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水厂准备好了吗?
新国标实施以来,国内水务企业是怎么看待的?北京市水务局负责外宣的李女士介绍说:“对于‘饮用水新国标’的这些问题,我们不好回答。”上海自来水厂、深圳水务集团等,也都以“不能随便评价”的理由,没有接受采访。


  广东省佛山水务集团高工曹国栋说,“对于这个问题,除非当地市政府或办公室专门指派,否则企业是不会随便回应的”。


  今年3月底时,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主任鄂学礼公开说:“如果真的按照新国标完全强制实施,全国可能有一些水厂很难达标。这项标准在执行中必须要掌握一定尺度”。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甚至认为完全达到新标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新国标实施起来太难了。地方自来水企业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检测水平,还是一个问号。”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主任许海梁告诉记者,“即便是技术水平满足了,可一旦检测出水质超标,水厂有没有办法控制也不好说”。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张红武告诉记者:“去年3月,南方某市自来水公司就说水质已经达到了欧美标准,可以直饮,但后来水里还是发现了红虫”。


  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到2012年7月1日的最迟实施期限,这5年时间,是国内3000多家自来水企业的“过渡期”。新国标要求自来水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进行大量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


  目前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这项工作的全国具体进展情况。“有个别自来水公司还有部分指标没达到老国标要求。”卫生部的一位专家说。


  许海梁告诉记者,近来有很多自来水公司邀请行业专家去做水质监测,但还未听说过有企业花钱请人控制超标问题。


  据了解,各大自来水企业之所以难以达到新标准要求,主要是受水源和管道两个因素制约。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1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全国地表水有13项指标出现超标现象;其中,总磷、氨氮、5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较为严重,超标断面占断面总数的20%以上。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艺告诉记者:“德国重视水源地水质保护,80%的水厂出水无需消毒,可直接供给,值得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也曾表示:“我国水源监管对比国外相对要落后;饮用水安全必须从源头着手,以水源作为核心标准,对不同水源进行有的放矢的分类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美的集团公布过一组数据:目前中国有超过1.9亿的人群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其中不仅有水源污染,还有水道输送的问题。”许海梁说:“符合标准的水从管道流到用户,管网材料、渗漏能不能达标是无法保证的”。


  自来水要送达居民家中,必须经过漫长的管网,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一些供水管网年久失修,尤其是西南和东北地区的诸多城市,管道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水管内依稀可见泥土和沙粒。如果遭遇停电、停水,水管还会因负压形成倒吸,地表脏水和杂质会深入破损处——黑龙江依兰水污染事件,正是如此。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水厂准备好了吗?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水厂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