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有绿就是景观生态?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有水有绿就是景观生态?
水之于城市犹如血脉之于人,在城市的扩展过程中,水处在生态系统诸多要素的中心地位。拥有和谐生动的水环境,一座城市才有灵性与活力,才有人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但在我国,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水环境却在不断恶化:水质恶化、水量减少、洪水和内涝频发,不但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还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城市水环境已严重制约城市生态系统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虽然很多城市有所醒悟,但却在水环境治理和建设方面不同程度陷入了误区。比如,对城市河道进行人工改造,使其失去调蓄水源的自然属性;盲目建造城市水景观,认为“有水有绿”就是生态景观;再生水直排水景观,造成环境风险;城市只考虑雨水排放,不考虑收集利用等。针对这些误区,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此探讨如何走出误区、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更多城市提供参考。

  1    谁让河流吃错了药?

  吃错药使河流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是人们片面的整治行为,如高堤防洪、水泥护堤衬底、裁弯取直和高坝蓄水等


  城市往往依靠河流崛起,河流在为城市提供生命之源的同时,却被城市发展改变了本来面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河流景观的破坏日益严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


  污染导致的河流水质差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上海市曾因大量污水直排河道,水质状况令人担忧,黄浦江的水质甚至为劣Ⅴ类;北京市河流水质情况也不乐观,西北部Ⅲ类、中部Ⅳ类、东南部Ⅴ类。


  另外,城市河流水系本应发挥调蓄水源的作用,但在人为改造河道的过程中,河流渐渐失去了这项功能,也导致干旱断流和洪水成为城市河流水系面临的严重问题。


  综观我国南北,流经城市的河流几乎都被改造和整治过,大到长江,小到北京的清河,无一例外。如西安浐河被拦腰截断,河流失去了连续性;钱塘江两岸筑起了20米高的水泥防堤岸,自然景色受到侵蚀。


  俞孔坚说,耗费巨资进行河道整治,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使河流遭受严重损害。而这些“错药”就是人们片面的整治行为,如高堤防洪、水泥护堤衬底、裁弯取直和高坝蓄水等。


  这些误区引起我们的反思,城市河流水系应该如何治理?


  2    健康城市水环境从何开始?


  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恢复的功能,逐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提出疑问,目前,北京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超过了95%,但为什么水质还不能普遍达到Ⅲ类呢?这种现象说明,末端治理已不能满足需求,河流污染需要更系统化的生态治理。


  在对河流系统化生态治理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很难达到效果,而人工湿地与各项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生态治污。研究人工湿地10年之久的北京世纪赛德公司总经理秦宏说,人工湿地技术本身就是一项生态技术,不仅可以达标处理污水,还能作为生态基流促进水体自净。同时,人工湿地也可以成为城市河流景观带的一部分。


  但是,人工湿地的类型有上百种,要针对不同河流的情况进行技术分析,明确选择湿地类型。秦宏指出,比如,陕西渭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根据这个特点,采用河床渗滤湿地、河道湿地治理渭河,不仅能改善渭河水质,还能解决水源涵养问题。


  俞孔坚也认为,湿地系统可以从区域尺度上解决水资源蓄留问题,有利于城市防洪。“城市防洪之道不在于高筑堤坝,而应该建立一个滞洪的湿地系统。”俞孔坚说。


  在对河道进行人工整治,治水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很多城市意识到改造对河流自然性的破坏,开始对河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俞孔坚说,在对河流的恢复上,应该立足河流生态系统现状,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恢复等功能,逐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并使其具有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渭河进行生态恢复时,就在不触碰渭河水堤的情况下,利用人工湿地的调节,把生态恢复和城市景观融合在一起。


  此外,在城市河流水系的生态治理中,要有长期规划。王洪臣认为,我国的城市应该根据水源情况,制定长期的水质目标,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治理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环境。


  对此,王洪臣提出了“构建健康城市水环境的10个阶段”,其中包括大型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分散点源治理、市政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城市径流污染治理、城镇污水深度处理、近郊农业点源治理、近郊农业面源治理、内源污染治理、构建健康可持续水生生态系统等。这10个阶段应该按照环境效益大小、实施难易等条件,互相交错进行。然而,我国很多城市目前只处于前几个阶段,构建健康城市水环境的道路还很漫长。


  3    城市构建生态景观有多少误区?


  对水景的渴望,让许多城市不惜血本搞水景工程、不惜违背水资源实际情况、不惜破坏河道生态

  近年来,人工湖、城市喷泉等风格各异的人造水景观风盛行。有的城市大搞挖湖造景,为维持几十、上百公顷的水面,不惜动用地下水源;有的城市用橡胶坝截留流经城市的河水,直接影响到下游农业、生活用水;有些河流下游甚至处于无水的状态,致使下游地区不得不打井解决用水困难;还有的城市热衷于在城市广场上建设大型水景喷泉等人工水景观,然而真正使用的次数寥寥。


  俞孔坚说,这是城市构建生态景观的误区。这些错误做法非但不利于城市生态建设,还将给城市带来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负担。他说,以单一美化为目的挖湖堆山,为造水面而使用水泥和防渗膜耗费财力,还对水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也指出,“有水有绿”就是景观生态,是目前中国公众甚至园林绿化行业普遍的错误观念。生态健康的城市,其显著标志是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符合生态学原则与要求的,是具有人类与生态学意义的持久景观,不需要人类的过度维护,不会消耗额外的水资源。


  “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爱水是人的天性,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城市来说,水景是难得的稀缺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北方缺水城市不惜冒着生产生活用水紧张、饮用水困难的风险,在流经城市的季节性河道上建橡胶坝,打造人工湖,构筑所谓‘高原平湖’、‘塞外江南风光’景观。”李迪华说,从满足市民对水景渴望的角度,这些城市美化工程确实让市民欣喜一时。正是这一时的欣喜,掩盖了对北方城市不惜血本搞水景工程、不惜违背水资源实际情况、不惜破坏河道生态的质疑。

  大多数北方城市居民小区水景观的命运是一致的:刚建好时,水体清澈透底,荷花睡莲,游鱼蜻蜓,一派生机勃勃的美景。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水体更新补充困难,水质变坏,荷莲病枯,水体成为蚊虫滋生的臭水坑,再往后,开发商或者物业不再往水池中注水,水景成为难看的“水泥池”。

  依托橡胶坝的城市人工湖命运与小区水景观相似,刚开始有关部门还勤于换水,保证水质,由于换水成本高,逐渐降低了频率,水质恶化,导致人工湖变成垃圾漂浮的臭水塘。


  如何让水景观不成为“水泥池”是目前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李迪华建议,首先,在缺水的情况下要严格限制建设水景,死水景观大多数本来就不应该获得“准生证”。对于已经建设的人工水景,应该经过专家论证,逐步改造,缩小水面,恢复生态。为满足市民对水景观的渴求,城市和居住小区可以建设小型喷泉,定时开放,最大化减少对水资源的耗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夏季多雨的气候条件,建设雨水景观,满足市民夏季享用水景的要求。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有水有绿就是景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