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垄断油品标准的制定权?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谁在垄断油品标准的制定权?
  作为唯一一项不降反升的约束性指标,氮氧化物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问题之一。要减排氮氧化物,不仅要关注电厂等工业源,更不能忽视移动源。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各大城市氮氧化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车用燃油是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源头,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必须有高质量的车用燃油作保障,但我国油品升级速度已远远落后于汽车新排放标准的实施速度,拖了污染减排的后腿。本报在2月3日用两个整版的报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今年“两会”上,农工党中央带来了题为《严格实施燃料油环境标准确保实现氮氧化物减排》的提案。提案指出,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升级油品质量,供应符合国Ⅳ排放标准要求的车用汽油、柴油,以保证机动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有效实施。


  建议一:将油品质量纳入污染防治轨道


  农工党中央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完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把油品质量纳入环境污染防治的轨道。这位负责人表示,油品质量法规和标准应首先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制定,这一点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应得到体现。


  因此,农工党中央在此提案中建议,应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和管理体系,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中,把油品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纳入环境管理,强化环保部门在制订燃料标准和实施车辆及燃料标准方面的权威性。同时,还要提高油品垄断生产企业对提高油品环境标准重要性和责任感的认识。


  农工党的这一提案还特别强调,要强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在油品质量方面的约束力,将2011年2月发布的两个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和《车用柴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前置于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的油品产品标准。


  与此同时,在油品质量升级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油品质量升级的过渡期,更不能任由“过渡期”成为“空白期”。如果不能一步到位,也应制定合理、可行的过渡方案。根据机动车污染防治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快实施最新的排放标准,实现连片供油,降低油品输运成本。


  建议二:强化环境保护标准在油品质量升级方面的约束力


  农工党中央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造成我国燃油品质落后于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原因之一,在于车用燃料国家标准的制定机制和表决机制不合理,问责方最终难以确定。


  现在,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员构成中,90.9%的委员来自石化系统、2.3%的委员来自汽车产业系统、4.5%的委员来自环保系统,主任委员来自中石化,且秘书处设在中石化。少数石化企业“垄断”了油品标准的制定权,环保部门和汽车企业的话语权比较弱。


  提案建议,要打破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石油企业委员垄断的局面,增加汽车、环保等领域的席次,或给予环保一票否决权,从而实现根据环境质量需求来制定和发布机动车排放标准、测量方法以及相应的燃料标准。


  在油品质量标准制订的表决机制方面,提案建议,要形成严格的审议表决机制,以准确表达石油、汽车、环保等各行业部门的意志并体现多部门代表的真实意向,从而避免对油品标准作一揽子总体表决的局限性。


  建议三:理顺油品质量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缺乏一个既有管理机动车排放职责,又有管理油品质量职责的政府部门。国家标准委是油品标准的归口部门,国家能源局负责能源安全,质检局负责市场售油符合国家标准,但这些部门都不能对油品质量的发展规划、目标等提出要求。尽管油品质量与机动车排放息息相关,环境保护部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油品质量监管权。


  对此,提案建议加快建立油品质量标准制定、安全监督、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等多部门综合协调的机制,明确各方责任,相互支持与配合,实现油品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理顺机动车设计生产制造、石化生产和储运供应等相关方的关系,并尽快研究确定全国油品质量升级的具体实施时间表。


  建议四:利用经济激励机制促进油品升级


  油品质量升级需要增加炼厂的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但在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这些增加的成本无法转移,使得炼油企业动力不足。


  业内专家曾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26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产能的项目,需要投资5亿元左右,包括其他配套装置在内的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需要的总投资更多。”


  较大规模的投资是阻碍燃油标准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农工党中央相关负责人建议,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要求,尽快出台经济激励和税收调节政策,促进油品升级。


  油品质量升级的另一障碍在于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没理顺,缺乏税收优惠或成本补贴政策。提案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刺激炼油厂升级的财政政策,尤其是对低硫、低污染的燃油实行返还资源税、降低消费税等措施,实现油品标准升级的成本由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从而改变目前我国油品标准升级成本只由消费者和经营者承担的局面。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谁在垄断油品标准的制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