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全力保护湿地资源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渭南全力保护湿地资源
在第17个“世界湿地日”期间,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了切实保护好全市湿地资源,陕西省渭南市提出利用5年时间,计划采取退耕还湿、生态补水、人工造林等措施,退耕退养还湿5万亩,营造鸟类隐蔽地2.3万亩,封育2000亩。恢复大鸨栖息地5000亩,配备监测设施及交通设备,建立鸟类观察台和水禽救助中心,扩大湿地面积,强化环境监测,加强保护措施,增强湿地功能。


  同时,渭南市着力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资源保护水平,充分发挥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5年来,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79万元,开展了下峪口、昝村、王家洼、洽川、华原、雨林、港口7处黄河湿地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落实湿地保护资金800多万元,实施面积达到1102.38平方米。


  据了解,渭南市境内湿地总面积达81151.8公顷,位居陕西省第一。其中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7348公顷,是全省面积最大的河流湿地,也是全省鸟类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数据显示,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区内黄、渭、洛三河穿境,境内湿地总面积81151.8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75406.1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2.9%;人工面积5745.7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7.1%。


  区域内的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鸟类128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34.7%,是我国中、西部国际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也是我国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在冬季候鸟越冬期间,鸟类数量最多时达40多万只,有20余种国家Ⅰ级、Ⅱ级珍稀水禽在区内越冬栖息,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大鸨、白肩雕和金雕等6种。2000年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渭南全力保护湿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