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组合拳”打出新天地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环保“组合拳”打出新天地
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和谐。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城乡环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城乡建设同步规划,统筹管理,协同发展,天心区接连打出“三全”工程、养殖污染治理、示范村建设等一套环保“组合拳”。如今,全区的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展“三全”工程,建立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体系


  随着城区的快速发展,作为天心区唯一的镇,大托镇的环境关系到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0年,天心区大托镇启动垃圾全收集、污水全处理、裸土全覆盖“三全”工程。区财政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新建垃圾中转站3个,垃圾池117座,果壳箱400余个,添置垃圾装运车2辆,增设环卫清洁人员30人。目前全镇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投资6.8亿元的新开铺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正式投入运行,管网覆盖到大托镇大部分地区,所有新建安置区也均建设有配套污水管网。今年,天心区还将推进暮云污水处理厂建设,预计到2013年建设完成后,大托镇可实现污水100%全收集处理。


  “以前这条路上都是土,搞得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一个村民指着面前的一条马路说,“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没有了。”如今,大托镇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硬化,并以村组、社区分片包干的形式对所有的裸露土地实施了全覆盖,有效地防治了扬尘污染。


  全面退出畜禽养殖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根本控制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2008年,天心区全面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12个部门、3个街镇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工作小组,出台了《天心区2009年~2010年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2011年度天心区畜禽养殖业退出实施方案》。区财政投入4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20头以上规模畜禽养殖业退出。


  全区先后开展了两次全面摸底调查,逐一对200余家养殖户进行现场执法、丈量面积、讲解政策;对在限期内主动退出的畜禽养殖业户,按照“早退多补,晚退少补”的原则发放补助。


  在组织、政策、资金全方位保障下,2011年11月底,天心区20头以上规模畜禽养殖业全部退出。累计共退出畜禽养殖户(场)205家,退养生猪7万余头,拆除栏舍面积9万余平方米,畜禽养殖退出率达100%,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污染隐患得到根除,曾经蝇虫滋扰、臭气熏天的脏乱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开展生态村创建,以点带面实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9年,天心区全面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确定了全区12个村中的新天、九峰、先锋、新港、兴隆5个村为试点村庄,先后进行了道路的修整,在道路两旁安装路灯,种植树木配套绿化,设置环保宣传专栏,并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力度,削减农药化肥使用,建设了一批集农业生产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目前以土菜饮食、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经济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了当地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0年,新天、九峰、先锋3个村率先通过省级生态村验收,新港、兴隆两村被评为区级生态示范村。通过发挥生态村创建的示范引领效应,以点带面,连片创建,让更多村分享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成果。


  如今,天心区的农村旧貌换新颜,大托镇的生态环境优美宜人。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周末来到大托镇休闲度假,赏花、钓鱼、挖野菜、品农家乐,让城市居民日益融入乡村,贴近自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环境和经济更加良性和谐发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环保“组合拳”打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