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环境管理效能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环境管理效能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持续探索,突出机制创新在环境管理中的驱动作用,推动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完善“阳光环保”机制。在环保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以污染减排效益和环保工作成效为标准,分配比例与减排量直接挂钩,实行“多减多分,少减少分,不减不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减排效益。同时,把资金总额、资金指标分配原则等情况在网上公示,细化支持范围、项目审查、监督管理、项目验收、激励约束等一系列制度,确保资金项目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2013年在全省开展重点环保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强对重点环保项目的督导和推进,确保其早日建成投运,真正把环保资金和项目转化为污染物削减量。今后,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行政处罚、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发放等各个领域,将不断创新完善“阳光环保”机制,真正实现环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管理转型。


  创新环境管理机制。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快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制度,从2013年开始,新建工业项目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火电、水泥、造纸、印染4个重点行业开展排污权确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采购等环境经济政策,以市场手段促使企业由被动治污到主动减污的转变。


  河南省环保工作将紧密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用足有限的环境容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用好有限的环境容量,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作用、对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用足用好环境容量,支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以10~15年的奋发作为,逐步扭转环境容量超载现状,使排污总量回归到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之内,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划要求,让中原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山川更秀美。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环境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