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黄山”是如何打造的?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大美黄山”是如何打造的?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的安徽省黄山风景区,是我国名山胜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多年来,黄山风景区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始终恪守《世界遗产公约》,高度重视黄山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景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编制实施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高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为黄山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施污水统管
  探索垃圾减量化


  近年来,随着黄山游客量的持续攀升,在旅游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面对新问题,黄山风景区成立了污染治理管理站,对全山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统一管理,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一举措开创了全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之先河。2010年~2011年,管委会投资1450万元对西海片污水设施进行了改建。


  污管站成立以来,根据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要求,制定了《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章程》、《污水处理设施统一管理实施意见》等各项规章制度。此外,为确保管理到位,还对操管人员采取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污水统管工作实施几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设施的运行管理,对改善生活污水排放水质、提高景区环境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同时,为有效减少景区垃圾的产出量,减轻对景区环境的压力,黄山风景区积极探索垃圾减量化,倡导绿色管理、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实施净菜供应和山下洗涤,取消袋装食品和逐步取消一次性用品,在源头上实施减量化。在废物回收利用方面,力争做到3个100%,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机油等危险品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处置和清运率100%。


  为加强对景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建设、维修改造、装饰出新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景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山风景区建筑垃圾管理的规定》。《规定》明确了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清运路线及处置等过程的责任单位和管理部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到环保部门申报、填写《建筑垃圾排放申请表》,并按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为从根本上解决山上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景区目前全面实施将建筑垃圾运送下山,缓解精华景区的环境压力。


  创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开展生态环境观测站项目建设


  2010年6月30日,黄山风景区全面启动由环境保护部批准,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主办的“全国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创建工作。同年12月,黄山风景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并顺利通过“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初审。2011年,景区结合“6·5”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6·5”低碳旅游环保宣传活动。


  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观测站项目建设于2011年开始,根据黄山风景区现状与基础条件,拟通过配置大气、水质、植被、土壤、森林防火等先进观测设备,实现景区内的大气、水质(饮用水、污水)、重点古树名木、森林防火、野生动物等因子的在线监测和监控,提升科学观测与研究水平,力争在3年内建成国内山岳景区内集生态环境观测、生物多样性展示、环境交流平台于一体的一流生态环境观测站,从而为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决策。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黄山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指挥机构,由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此外,管委会还编制了《森林防火工程规划》、《防火办法》和《扑火预案》,层层落实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组建了130多人组成的专业防火队伍,配备了交通、通讯、人工降雨高炮等防灭火设施和装备,游道沿途设置防火蓄水池;利用防火宣传站(车)、张贴防火标语、设置禁火标志等形式,对游人进行防火宣传。截至2010年底,黄山已连续31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景区内重点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率达到100%,迎客松保护创造了“单人独树”管护的世界创举,“梦笔生花”扰龙松移植技术被认为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风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先河,对全国风景名胜区著名古树景观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黄山在全国首创景点“封闭轮休”制度,为景点生态环境落实了“法定假”,促其自然生息,实现生态景观持续利用。


  黄山风景区还精心实施了光明顶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采取实施地形改造,移植黄山松、黄山杜鹃、黄山花楸等以“黄山”命名的乡土树种为主体,乔、灌、草合理搭配,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立体层次清晰、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方案,并经专家论证通过。这一工程于2008年4月30日全面竣工,成为黄山风景区迄今为止海拔最高、坡度最陡、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施工最难、效果最佳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大美黄山”是如何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