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之路如何越走越宽广?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国际合作之路如何越走越宽广?
在今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我国领导人强调,中国是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有力推动者,中国承诺将更加积极地推进国际合作,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肩、同舟共济,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作为地方政府,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承诺?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更深入地推进环保国际合作?笔者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深入思考当前地方环保国际合作的现状、趋势以及未来的着力点,深入思考如何通过进一步强化地方环保国际合作,共建一个我们想要的未来。


  当前环保国际合作有如生产车间,只管产出,被动承接项目,而缺乏最重要的前端开发及后期推广


  环保国际合作是推动地方环保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帮助地方吸纳国际环保先进理念、机制、技术,直接参与国际环保大循环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各地近年来高度重视环保国际合作,争相开展国际交流。通过组织实施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理念、管理思想、环境政策和工作机制,既认真履行了国际公约,又有力地促进了环保事业发展,有效提高了各级政府的环境管理水平和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推进了社会文明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分析地方环保国际合作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一,当前各地开展环保国际合作均主要停留于被动地承接、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如同生产车间一样只管产出。以四川省为例,“十一五”以来,四川在环保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主要实施了10多个对外合作项目,承接了来源于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意大利、美国、挪威等国家的双边、多边及环境履约赠款。但是,如四川这样开展环保国际合作比较活跃、成果较为显著的地区,其国际合作交流也主要停留于承接、实施国际合作项目的层面。相较于实施项目,更为重要的项目前端开发储备及后期成果推广,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或起步阶段。


  这就使得地方环保国际合作只是扮演了生产车间的角色。前端给什么原料,就生产什么产品。至于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是否最大程度地推广、普及到市场,则较少过问。


  第二,随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地方能够承接的国际环保援助项目将越来越少,生产车间的来料将越来越少。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对中国在全球环境保护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接受国际机构环保援助不仅将越来越少,而且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还承诺给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援助。这一新的形势对地方环保国际合作带来的挑战是:如果各地仍然停留于生产车间的角色,那么未来的来料势必越来越少,地方环保国际合作之路将越走越窄。而现实是地方环保国际合作的危机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各地均缺乏主动对接国际市场的意识,也缺乏对国际项目的前期储备和开发。


  第三,地方环保国际合作项目成果的推广运用难尽如人意。环保国际合作项目承载和传递的都是国际最先进的理念、思想、技术和机制,有试点示范的作用。原则上每一个项目在完成产出后,应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示范推广。但是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地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完成项目和产出上,在成果推广运用方面难尽如人意,尚处于起步阶段。


  环保国际合作推动地方环保工作进入“国际环保大循环”,并呈现绿色化、本土化趋势


  回顾近年来的实践,不难看出,开展环保国际合作成功推动了地方环保工作进入国际大循环,推动国际先进理念成为政府决策,并初步呈现出绿色化、本土化趋势。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地方政府要深入推动环保国际合作,必须把握好绿色化、本土化趋势。只有这样,环保国际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才会走得更远。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国际合作之路如何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