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三关”、严守“三线”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严把“三关”、严守“三线”
  环境保护部门要站好“第一道岗”。严格“准入关”、强化“验收关”、狠抓“管理关”。守住“廉政线”、守好“环境线”、定位好“事业线”。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环境保护局 李本贵


  近年来,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机遇前所未有、挑战无处不在。环境保护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前沿阵地,环保部门是把好这“第一岗”的重要部门。作为基层环保战线的一员,如何站好“第一道岗”,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和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


  一要严格“准入关”。控制污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要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预警”和“控制闸”作用,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坚持环评在先,严格审批在后。对不履行或不严格履行环评制度的行为,要依法严惩,对违反环保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予以取缔。


  二要强化“验收关”。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以及建成投入试运行以前,环保部门要提前介入,做到“一查三看”。即查工程环保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看工程污染防治的设施有没有建成、看能不能按时投入使用、看能否达到应有的治污效果。在建设项目不能满足环保相关要求的情况下,严令禁止动工建设或投入试运行。对不听劝告的,要及时跟进、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三要狠抓“管理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擅自停用污染治理设施。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要做到宣传与教育并重,重点还是要严格执法。把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关,才能保一方环境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好这“三关”,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守住“三条线”:


  一是守住“廉政线”。环保岗位越来越重要,这就促使一些违法企业为了规避监管,拉拢腐蚀环保干部。只有守住了“廉政线”,才能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要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为抓手,深化风险岗位责任意识,扎实开展风险岗位和风险点排查。要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扎实开展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力求使每位环保职工都能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时时处处绷紧“廉政弦”。



  二是守好“环境线”。维护环境安全、提升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要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必须不断提高实践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不断适应环保工作新要求。


  三是定位好“事业线”。环境保护是最具前途的事业,事业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要有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献身理想、奉献青春的雷锋精神。定位好自己的“事业线”,把事业的成功点放在立足环保本职岗位上,把幸福感建立在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上。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严把“三关”、严守“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