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减排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减排
"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河北省易县积极开展减排工作,"十一五"期间,易县提前一年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荣获"河北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先进县"、"河北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县""保定市环保工作优秀县"等称号。主要经验和做法如下:


  领导高度重视,计划部署细致。一是健全组织结构。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处)、县直有关部门、重点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常设机构"易县总量减排办公室"。明确了责任领导和专职人员,制定了工作机制,相继出台了"十一五"及各年度减排目标、重点、措施和考核办法,并将污染减排作为重要工作纳入全县发展计划。各乡镇、各重点企业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二是多次深入研究。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分析污染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多次召开调度会,安排部署、强力推进。三是严格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对各级领导的长效问责机制,将减排目标细化分解。强化督促落实。对污染治理措施不落实、环保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企业、总量控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暂停新、扩、改建项目和环保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审查审批,强化了减排责任意识。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将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贯彻于整个"十一五"减排工作始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宣传节能减排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多渠道发放污染减排宣传资料、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形式,普及减排知识,引导公众了解、关心、支持节能减排工作,使减排宣传随处可见,使人们对污染减排的必要性、重要性形成共识,为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培训力度。加大培训频率,分层次、分批次对重点减排企业及监管单位定期培训,以满足工作需要。提高培训层次,充分利用人大视察、政协调研等机会,组织各级领导、企业骨干到县内减排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和学习。创新培训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就环保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石灰、石子等行业企业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企业减排需要,立足全县实际,实行专人驻厂或专题培训,提高其减排能力。同时,允许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鼓励群众对减排效果提出建议和意见。


  狠抓减排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选准着力点,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全面实现了减排目标。一是优化结构减排。环保局协同有关部门把好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进入。按照"增一减二"、"增一减一"的总量控制原则,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项目的增长,控制铸造、水泥、石灰等重点行业的盲目发展。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停企业共计21家,取缔工业炉窑和燃煤锅炉45台(套),改造铸造企业冲天炉15台,安装脱硫除尘设施8套,提高了减排效果。二是加快工程减排。于2007年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易县钰泉污水处理厂",率先完成了同类县建设目标。强化监管减排。通过每年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蓝天行动"等环保专项行动,形成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减排监控体系。对国控企业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随时调度,确保进度;对治污设施配套不到位的排污企业,实行限产限排,强化达标;对治污设施不运转的责令停产整顿,确保达标,严防反弹。


  不断加大投入,充分依靠技术。建立健全对减排工作财政扶持机制。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污染减排工作,逐年提高环保发展建设的资金比重,完成各项引导、配套和技术政策,集中力量完成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水处理"两厂(厂)"建设,以科技型项目、资源节约型企业带动减排工作落实。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方开拓资金渠道,将减排项目及技术纳入县财政预算予以重点支持,并建立节能减排政府环保专项资金和出台减排企业"以奖促治"政策。既发挥了企业作为减排主体作用,又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了投入。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