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国产化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国产化
“如果不进行海水淡化,我们每年要开采200多万吨地下水。”站在总长86米的国产万吨级海水淡化装置下面,河北省国华沧东电厂工作人员周宗广介绍说。


  据了解,沧电通过现有3台共3.25万吨级的海水淡化装置每天可产淡水两万吨,不仅满足了电厂每天6000~7000吨的自用量,还可以供应周围中钢、中铁等企业,并向附近数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沧州地区淡水严重缺乏,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沧电引进世界先进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电厂低品质蒸汽进行海水淡化。这个装置可日产万吨淡水,2006年3月,1、2号机组成功投产,满足了沧电自身的淡水需求。


  然而,大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造价高,技术受制于人。“只有自主研发,实现国产化,海水淡化才能实现产业化。”国华电力总经理秦定国说。


  2006年5月24日,沧电提出在二期工程建设时,自主研发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公司克服了组建研发队伍难、核心技术入门难、寻求社会合作难等难题,制定了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本着“共同研发、共同拥有、业绩共享、独立使用”的合作原则,联手推进海水淡化装置国产化进程。


  2007年6月,国华电力与华北电力设计院、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五方联手投身研发,仅用了100天就完成了项目的总体研究报告。2009年4月10日,项目技术鉴定会召开,沧电国产万吨级海水淡化装置经过专家认定,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很大推广价值。至此,我国终于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


  依托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国华沧电规划出新目标:发挥水电联产优势,明确“转变单一电产品增长方式,以水促电、以电制水”的发展思路,构建“发电—海水淡化—淡水供应—盐化工”的产业链条。三期工程完成后,沧电将形成日产百万吨淡水的生产能力。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