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支流重大水污染事件落实跨省赔偿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淮河支流重大水污染事件落实跨省赔偿
从河南到安徽,一起地跨两省的重大水污染事件近日取得新进展。记者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安徽省环保厅获悉,经过分阶段小流量下泄污水,目前污染团在向前推进中不断稀释和降解,并被拉长为带状。河南方面已支付此次污染事件的处置和赔偿费用400万元。

据淮委水资源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1月中旬,河南惠济河东孙营闸开闸排水,大量氨氮严重超标污染水体从河南省下泄,导致东孙营闸水位快速上升,超过正常控制水位。安徽涡河亳州境内水质由此污染加重,大批网箱养鱼死亡,淮河干流蚌埠市区及怀远县城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安徽省水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许敬介绍说,河南省于1月23日关闭东孙营闸,停止污染下泄后,安徽采取分阶段小流量下泄,逐步稀释降解氨氮浓度的办法,以确保5月上中旬污水前锋流经蚌埠、怀远县取水口断面前,氨氮浓度不高于安全值。蚌埠市正在加快备用供水工程建设进度,将在4月底前全面建成。

“淮河干流临淮岗和茨淮新河已开始实施提水和蓄水工作,以保证污水进入淮河干流后如水质还不达标,仍有一定的水体稀释能力。”安徽省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处长王德胜说。

据介绍,河南方面预支了处置和赔偿费用,首批400万元赔偿金已支付亳州市政府,目前正在对养殖户损失进行核定。

许敬表示,污染事件发生后,河南省相关负责人迅速到安徽进行处置工作,目前协调进展良好,这种两省间积极主动的沟通态度较之以往是突破。“但防止跨界污染事件的再次发生,还需建立长效机制。”

涡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惠济河是涡河最大支流。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淮河支流重大水污染事件落实跨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