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环保工程 为何黄牌在身?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本是环保工程 为何黄牌在身? 
湖北省十堰市因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及无故不运行问题,近日被环境保护部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投资数亿元、关系南水北调水质安危的环保工程被黄牌警告?本报记者日前赶赴十堰市,对当地有关部门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专访,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投运5年多,处理能力只有设计量的1/3
  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上游,是库区上游最大、最直接的污染源之一。目前,十堰城区污水年排放总量达8000万立方米,其中神定河水系接纳的污水量约占65%。为确保“一库清水向北流”,十堰市从大局出发,在地方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斥巨资于2003年底建成了神定河污水处理厂。
  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投资2.76亿元、日处理能力为16.5万吨,执行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全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日处理规模5.5万吨,于2002年底竣工运行;二期工程日处理规模11万吨,于2003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然而,十堰市神定河污水处理厂自2003年底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度处于“晒太阳”的闲置状态或间歇式运行,多次被媒体曝光。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神定河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5.5万吨,只是设计量的1/3。污水处理厂每天接纳的8万吨污水中,5.5万吨通过处理后排入河道,剩余2.5万吨污水因为处理规模所限,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神定河中。
  提标改造过程漫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斥巨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部分闲置,不能正常发挥治污效益,其症结在哪儿?是什么原因造成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停运呢?十堰市污水处理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学生对此解释说:“这是由于出水水质标准作了修改提高,停产升级改造所造成的。”
  刘学生说,考虑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十堰将成为核心水源区,已建成运行的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足新排放标准,因此,根据国务院对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批复要求,将排放标准由原来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升级改造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并增设了除磷脱氮工艺和消毒系统。
  由于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的立项、核准、批复均被推迟,导致这个厂升级改造项目按照规划本应于2008年底前建成却拖延至今仍未建成。十堰市发改委地区经济科科长浦国林向记者介绍说,从2007年4月编制完成神定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到2008年6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标成为改造工程的代建单位,历时达一年多。
  其实,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滞后的现象不只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一家,据调查,十堰市区及其所辖的5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一市(丹江口)目前正在建设的9个污水处理厂项目,仅有3个项目按时开工,其余都存在建设滞后的问题。
  采访当天,记者在十堰市环保局纪检组长胡文远的陪同下参观了十堰市东部城区片的泗河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这座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按照规划应于去年年底前建成,但由于“代建制”等问题,工程一直拖延至今年6月才开工,并计划明年2月建成。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本是环保工程 为何黄牌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