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完成野外踏勘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承担的“华北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项目完成了供水安全示范点野外踏勘工作,缺水地区群众有望告别缺水窘境。

    在为期九天的野外踏勘中,项目组先后实地调查了严重缺水的山西省垣曲县、河北省唐县涞源县和北京市延庆县等严重缺水村庄,对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缺水现状、用水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

    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属于黄土丘陵区,主要地层为下第三系泥岩,属严重贫水地区,近几年连续打了十几个干眼,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河北省唐县、涞源县是典型的太行山片麻岩严重缺水地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区,人畜饮水主要依靠截留支沟的地表雨季径流储水,群众生活难以保障,农业生产更是难以为继;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位于燕山山脉腹地,属于典型的花岗岩贫水区,找水打井已成为历届村委会的最大心愿。

    踏勘结束后,项目组认为,今年工作区岩性类别齐全,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均有分布,地下水分布不均,富水性极差。但是,均存在相对储水构造,以先进的找水技术手段作支撑,查明当地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以期解决当地群众人畜饮水困难。

    项目组在充分了解用水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水文地质、物探、遥感、钻探等技术人员,论证了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和优先工作安排,明确了工作节点,梳理了工作流程和研究思路,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