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见证乌鲁木齐新一轮“蓝天工程”成效

 2012~2013年采暖期,乌鲁木齐市供暖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的贡献率相应减少58%和22%。这是8日记者在市环保局发布的采暖期空气质量分析报告中了解到的。
  按照1996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此采暖期,乌鲁木齐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17天,达标率63.9%。与上一采暖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10天,达标率首次超过6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下降明显,降幅达到54.4%;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也有所下降,降幅达9.7%。

  “乌鲁木齐的变化太大了!”这是去年许多内地宾客到乌鲁木齐之后感慨最多的一句话。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面临着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常住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加大,大气污染治理难度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启动了新一轮“蓝天工程”,特别是去年,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实施的“煤改气”工程,使得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2012年,乌鲁木齐“蓝天”数量达到292天,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创造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来的最好成绩。


  迎难而上 启动新一轮“蓝天工程”


  2009年市委市政府启动新一轮“蓝天工程”,一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正式拉开序幕。

  近三年来,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先后投入资金180亿元,实施了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能力建设等重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目前,全市五大主力电厂在役机组已实现100%脱硫,脱硝工程已全面启动。截至去年年底,完成了84家排污企业的高效脱硫除尘限期治理和35家污染企业的搬迁。开展米东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及机场周边区域为重点的污染源集中整治,关停米东区100家“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

  在全疆率先实行机动车黄绿标分类管理制度,对新车、在用车实现了环保标志全覆盖,对黄标车实施限行管理。

  短短三年内,建成1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为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分区监测、分区评价、分区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八个一律”的要求,投资121亿元,开展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建设速度最快的“煤改气”工程,拆除全市所有大型燃煤锅炉共计431台,改造后全市天然气供暖比重达76%,减少煤炭消费量近500万吨,降低了煤烟尘在PM10(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比例,从“煤改气”前的57%减少到33%。

  通过以上措施,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2009年的262天增加到2012年的292天。公众对乌鲁木齐“煤改气”工程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6.9%。

  2013年,乌鲁木齐市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外公布空气质量日报,国家对环境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要求更加严格。截至4月15日,乌鲁木齐大气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二氧化硫降幅最为明显,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任务艰巨 全方位治理的新思考


  受静风、逆温、大雾等极端不利自然条件制约,工业企业能耗排放比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等因素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任重道远。

  目前,乌鲁木齐五大主力电厂年耗煤量约为947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的14%、34%、22%,火电厂已成为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此外,全市仍有1000万余吨煤用于工业生产。

  乌鲁木齐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6万辆,加上外埠车辆和其他车辆已达65万辆,其中黄标车4.4万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3%,一氧化碳占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比重达到94%,成为PM2.5(细颗粒物)的重要排放源。

  地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乌鲁木齐周边绿化覆盖率低,裸露地面众多,扬尘污染对非采暖期的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周边区域并没有与乌鲁木齐市执行统一的准入门槛和排放标准。昌吉、阜康、五家渠等城市仍在建设和拟建大量的重工业项目及自备电厂,对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严重影响。


  多措并举 天蓝草绿享惬意生活


  今年,乌鲁木齐还将投资137亿元,实施包括热网建设、燃气管网建设、工业企业搬迁治理、城市绿化等方面的46个重点项目,确保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全年总天数的82%以上。

  五大电厂的关停工作将从今年起分步实施。目前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关停工作及其余四大电厂冬季减少一半以上发电量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都在制定中。

  乌鲁木齐市今年还计划关停10家单机组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淘汰范围的生产工艺和设施全部予以关停。对中心城区所剩20家工业企业搬迁。完成4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3000万平方米热计量改造,对中心城区具备“煤改气”的燃煤设施全面进行清洁能源改造。

  目前,乌鲁木齐淘汰公务用黄标车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计划两年内淘汰所有在用黄标车。

  此外,乌鲁木齐市还将通过城市绿化、周边生态治理,提升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乌鲁木齐的空气一定会更加清新,蔚蓝的天空一定会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