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守护蓝天碧水青山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贵州守护蓝天碧水青山
 7月14日中午,钟山区大湾镇山根脚村,酷暑。

  六盘水市钟山区副局长李鸿像往常一样,戴着破旧草帽,踱步在三岔河岸边,并不时在河边掬一捧水放在鼻子下闻闻。身旁的流域治理专家肯定地说:“能把三岔河的水治理得这样干净,真了不起!”。李鸿顿时露出满意笑容。

  谁也不曾想到,李鸿眼前这条清澈的河流,曾经又黑又臭,是贵州省水环境治理的一块“烫手山芋”。大家都说,让这条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源头水变清,不可能。

  2009年,省政府对三岔河流域实施河长制,由各河段所在辖区的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治污工作。当上了“河长”的李鸿,从此放弃节假日,花了数年时间治污,终于将河水恢复清澈。

  贵州“河长”的任务还在继续。六盘水市、安顺市和毕节地区行政公署的数十个“河长”,正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他们要团结三岔河沿岸的企业和百姓一起保卫河流,甚至要常常下水清理淤泥,日复一日,只为守护住一方水源头。

  在“河长”制治理模式的带动下,全省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力度变得更大。

  通过对清水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试点,总磷污染显著下降;

  在乌江、赤水河和南、北盘江流域,长期严重污染水体的凯里造纸厂、遵义磷肥厂、华一造纸厂制浆生产线、贵州天丰化工公司磷肥生产线以及望谟县桑郎糖厂被关闭,中铝贵州分公司、瓮福集团实现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全省88个县城所在城镇均已全部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3个城市编制实施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9个中心城市1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镜头三:减排留得青山在


  7月14日下午,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虎山彝寨,一阵阵美食香味溢满山村,引来众多游客前往。凭借四周的青山美景,和大山里的山珍美味,彝寨村民们办的“农家乐”生意火得不得了。

  而村民们都知道,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得来不易。5年前,为了维护红枫湖及其周边的良好生态,贵阳市政府关停了贵州华电清镇发电公司两台机组。为后代留住青山,还是牺牲环境要效益?贵阳市一早就做出了选择。

  减排工作从来是全省环境工作的首要任务。贵州省以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打造减排制度、减排工程、减排监管三大支撑体系,提升了减排项目效益和工作水平。

  为完善减排政策制度体系,贵州省坚持以制度创新引领推动减排工程,不仅印发了《贵州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还规范了减排目标考核和总量预算的方法原则。

  在构建减排工程体系方面,大力开展减排工程建设,加快形成由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畜禽养殖治污工程、燃煤电厂和钢铁烧结机脱硫工程、燃煤电厂和水泥行业脱硝工程、酿酒造纸等工业企业减排工程、机动车减排工程构成的减排工程体系。通过完善管网加强监管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进水量,提高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大气污染企业的综合脱硫脱硝效率,全面、立体、综合地推进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贵州守护蓝天碧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