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 绵阳今年是怎么禁住的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秸秆禁烧 绵阳今年是怎么禁住的
呛人的烟味没了,蓝天白云明显增多——今年秸秆“禁烧季”,绵阳市民明显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化。

  今年绵阳交了一份禁烧秸秆的优秀“成绩单”——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绵阳秸秆禁烧主要督察区仅两处火点,秸秆综合处置利用率达96%,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0%,达到“优”的天数超过三分之一。

  往年,焚烧秸秆总是屡禁不止,被群众戏称为“年年禁烧年年烧”。今年,这个难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6月中旬,记者走访了绵阳多个乡镇、部门进行调查。

  决心大,多个部门联合执法

  6月16日,记者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看到,在走廊里候诊的病人稀稀落落。说起这两三个月的就诊情况,科室负责人连称“来的呼吸道病人比往年少多了”。据介绍,往年的4月、5月,这里以老人和幼儿为主的病患挤满了走廊。

  在走廊,记者碰到正在候诊的绵阳市民张兴才。“我是来做例行检查的。”老张说,因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老张曾是医院的常客,“只要烟雾一大,就要到医院报到”。他还记得去年5月“烽烟”四起的景象,当时焚烧秸秆造成烟雾弥漫,绵阳机场5个航班延误。

  绵阳是农业大市,小春产生的秸秆高达140多万吨。虽然近两年禁烧力度很大,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之利用秸秆上缺少“出路”,收效并不明显,陷入了“年年禁烧年年烧”的怪圈。

  今年为何情况不同了?在绵阳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薛凛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民生。”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今年4月15日召开了秸秆禁烧工作会,除了公安、农业这些“老面孔”外,城管、目督办,甚至宣传部、监察局都来人参会。会上,绵阳市提前半个月对小春秸秆禁烧作出部署,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层层签订“军令状”。

  在4月25日召开的专题会上,全市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全市成立8个巡查小组,昼夜不间断进行拉网式巡查。首次启动秸秆禁烧航空监测,每当夜幕降临,高空上锐利的“鹰眼”就开始仔细搜索地面火点。“以前主要是环保部门在抓,现在是多个部门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多管齐下。”薛凛说。

  考核严,各地实行分片包干

  6月17日,穿行在绵阳涪城区乡间,可以看见不少禁烧秸秆的标语。记者与路遇的村民交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禁烧秸秆的信息。

  “那段时间,报纸、电视天天都有秸秆禁烧的报道,村里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通知,不晓得才怪呢。”杨家镇村民王才文说。

  4月25日傍晚,高新区永新镇狮子山村4组发生一起露天焚烧秸秆事件,这是小春收割以来,绵阳秸秆焚烧的第一把火。该镇党委书记张朝双连夜召集全镇干部开会,对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细化。“可以说几乎彻夜未眠”,张朝双回忆道。

  根据该市纪委监察部门制定的办法,绵阳今年实行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制,一经确认秸秆焚烧火点,将对县(市、区)、镇(乡)、村(社)党政“一把手”追责,并通过媒体向市民通报。在当地主要媒体每天更新的秸秆禁烧形势图上,一个地方出现明火,就插上一面黄旗,获得三面黄旗,就要变为一面红旗,将对当地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这份形势图,鞭策我们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张朝双说。经过努力,永新镇的一面黄旗,一直持续到小春收割结束。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禁烧过程中,绵阳各县(市、区)均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成立专门的巡查小组,对辖区内秸秆禁烧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加强巡查、督查,并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此后一个多月里,绵阳市仅新增一起秸秆焚烧事件。

  利用多,秸秆金贵谁会烧钱

  不再焚烧的秸秆到哪里去了?

  往年焚烧秸秆难治,最根本的原因是废弃的秸秆没有好的“出路”。绵阳今年在“堵”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上,鼓励创新各种秸秆利用方式,从秸秆里找到“黄金”。这样基本上消化了小春秸秆。

  在绵阳市美日佳日化用品公司的仓库内,记者看到,秸秆被压缩为一个个整齐的“包裹”,一直摞到仓库的棚顶。这些秸秆将加工成工业炭粉,远销海外。

  “能够收储这么多秸秆,多亏了政府的支持。”公司负责人秦代明说。他算了一笔账,秸秆的收购成本约为每吨300元,公司今年要收购6万吨秸秆,加上打包机等设备,收储总成本至少2000万元,超过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得知情况后,绵阳市立即提供扶持,由政府下属的担保公司担保融资。

  江油长祥特殊钢制造有限公司则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发生炉,以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燃气,代替天然气。“每天可省4万多元的天然气购买费。”总经理邓吉宁说。

  截至6月14日,绵阳已处置小春秸秆约140万吨,综合利用率高达96%,其中秸秆还田占一半左右。

  禁烧秸秆,如今创造了新的商机。针对丘区地势不平、难以采用大型机械对秸秆进行粉碎的情况,游仙区荣城机械厂专门开发了一款小型秸秆粉碎机,两个人操作,只需10分钟可将1亩地秸秆粉碎还田。短短一个月内,该产品已售出250多台。

  秸秆禁烧,农民得到了实惠。对愿意秸秆还田的,农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并帮助进行粉碎;愿意出售的,有专门的收购点。

  “我家秸秆卖了1800元,够全年的农药钱了。”游仙区魏城镇金华村村民赵朝文告诉记者,半个多月前,他把秸秆卖给当地一家企业制作建筑材料,听说还有几家企业也要开发秸秆产品,“现在秸秆金贵了,烧秸秆就等于烧钱,划不来。”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秸秆禁烧 绵阳今年是怎么禁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