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业经济唱响“绿色”主旋律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新型产业经济唱响“绿色”主旋律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齐头并进”,是现代新型工业唱奏响的“绿色”发展之歌。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更是毫不例外。
  “随着临港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节能降耗成为全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临港区党工委书记王君师告诉记者,近年来,临港区以“绿色循环发展、节能低碳减排”作为科学发展理念,注重以节能降耗作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同样的GDP比能耗,同等能耗,看产能,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全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

  金海汇科技有限公司是临港区镍合金生产企业中践行“节能减排”的典范。该公司党委书记谭鹏介绍:“通过技术革新,运用先进工艺实现节能降耗,这不仅是应对能源紧缺挑战的需要,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从乌克兰引进了目前领先国际水平的回转窑--矿热炉RKEF热装料工艺技术,全部电机配套采用变频技术,在窑炉余热和伴生煤气全部回收利用的基础上,吨耗能较于传统工艺直降60%。谭鹏告诉记者,“6月底,我们还将完成对所有生产线的二次烘干改造提升,不仅吨耗能将在单位产能不变的基础上再降10%,而且产能在同等能耗下提高20%”。

  提高加工深度,向高端价值链突破,已成为临港区企业节能降耗的新方向。以金海汇为例,今年企业将投资新建的40万吨镍合金特种钢钢坯连铸项目,从冶炼矿石工序开始,到生产40万吨不锈钢坯,全过程的能耗总量为44.6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能耗为0.62吨标煤,同该项目单纯冶炼镍铬合金相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3.5%。

  “循环经济是基础,节能降耗求发展”,这同样是临港区另一家镍合金企业——临港有色金属公司的生产经营理念。该企业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在生产设备、生产环节、回收利用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尝试和变革。

  据临港有色金属企业负责人徐明荣介绍:“企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按照传统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产出的二次能源的55%被直接排放处理,为了将这一部分能源充分利用,该企业通过汽轮拖动风机产生风能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真正实现了资源利用的‘开源节流’。为了节省电能,公司从美国购进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英达电炉,每年仅基本电费就能省出500万元,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吨产品还能节约20度电,省出15元钱。

  产品产出与原料投用之间实现循环利用,生产系统内拉长产业链条……以节能降耗来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在临港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而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合作打造循环利用完整运行系统,以节能降耗共同拉长产业链条的“互利共赢”运作模式,在临港区已成常态。

  记者在有着液化气深加工行业先行者称号的金誉石化了解到,该企业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将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少量废渣作为附产品出售给制砖厂用作原材料,废气被进一步加工成高清洁燃料汽,所用水源则是作为循环水进行循环利用,“三废化零”让金誉石化在循环利用模式运作中尽享“低能耗、零排放”的实惠。

  为拉长产业链条,金誉石化还致力于在下游产品深加工上寻求突破。该企业生产负责人田运光告诉记者,“通过液化气深加工,生产高标号汽油和高清洁液化气的金誉石化可以说是以节能降耗共同拉长产业链条的‘互利共赢’运作模式的先行者,企业通过购买化工园区内其他企业的下游产品,作为深加工原料投用于上游产品生产,这不仅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与提质增量的‘双赢’,而且有助于行业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引进国际前沿科技、利用世界领先工艺,将吨耗能降到传统工艺耗能的40%以上,像金海汇科技、临港有色金属、金誉石化等追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企业在临港不胜枚举。”临港区经贸发展局局长孙玉新介绍,2012年,作为临港区“绿色GDP”一项重要指标的万元GDP能耗比2011年降低了3.8%,较2010年累计降低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4.65%,较2010年累计降低9.1%。今年一季度,全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91%。据测算,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远低于国内大多省份。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节能减排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更体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临港区秉承以“选”为重的理念,招商不忘选商,筛选复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项目,引进和实施高端、高质、高效项目;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两资一高”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在招引项目落地时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并将其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前置性条件和控制能耗的关键;对引进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对达不到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责令停产改造。

  为确保“资源消耗低增长、经济效益高增长”,临港区在制订产业规划时,就首先考虑到了节能降耗问题,并相继制订和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清洁生产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从源头上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节能降耗规定》、《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推动节约能源工作实施方案》、《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规定》等,就是该区为推动节能降耗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文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

  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碳产业低碳化。临港区节能减排工作连续两年走在了全国前列。“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绿色篇章”,正在临港大地精彩上演,临港区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新型产业经济唱响“绿色”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