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就《“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近日,國務院以國發[2012]19號文件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的出台,對指導和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必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規劃》編制的背景和意義

  答: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效拉動國內需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9年下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著手研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思路、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2011年為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研究起草《規劃》。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無論在當前還是長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國際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中,世界主要經濟體都把實施綠色新政、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刺激經濟增長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內容,發展綠色經濟的重點是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而綠色產業的主力軍就是節能環保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因此,綠色產業及產品將在今后國際經濟、技術和貿易中展開激烈競爭。為使我國在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中佔據有利地位,必須不斷提升節能環保產業競爭力。

  從國內看,“十二五”期間,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能源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脆弱的問題將進一步加劇,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單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約束性指標,必須不斷提升我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為大規模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

  從潛力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准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規劃》先后四次書面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和專家意見,收集反饋意見數百條,絕大部分已採納或部分採納。期間,還專門就“十二五”期間具有顯著帶動作用的重大關鍵技術調研,多次征求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及行業專家對相關技術的意見,力求准確把握“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技術方向和重點領域。就相關政策措施,與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溝通,與“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