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挂号到回家,折腾了12个小时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从挂号到回家,折腾了12个小时
都是空气惹的祸。这几天,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医院等儿科专科医院再次亮起 “红灯”:感冒、肺炎、哮喘、腹泻的小孩“轮番上阵”,创下今年就诊的最高峰,与去年最高峰值相比增加四五成。几家医院不得不开出临时门诊救急。

沪上儿科专家分析,正值秋冬季节转换、天气干燥,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空气质量不佳又推波助澜。为了预防宝宝生病,沪上妈妈各显招数,有的整日开加湿器,有的计划将孩子送到乡下。

输液护士跑着给孩子扎针

“这几天,每天都有800多个孩子吊盐水,今天仅一上午就有600个孩子输液。”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大厅拥挤不堪。输液室内,挤满了孩子和家长,孩子的哭喊声、父母的安抚声交杂在一起,输液护士都是跑着去给孩子扎针。“儿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王薇坦言,这几天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小孩特别多,每天3000多个门诊量中有2600多个是孩子。“儿中心”呼吸科床位仅仅能满足重症肺炎的孩子,一般肺炎的孩子只能在门诊吊针治疗。为了让更多病情较重的孩子在第一时间输液,所有呼吸科医生再次收紧了输液指征:出现肺炎、连续高烧不退、拉肚子脱水等症状的孩子才能输液;气喘不厉害的、患支气管炎的孩子一律用药物治疗。即使这样,输液的孩子还是一波接着一波。

而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量最高一天突破4000人次、输液小病人达到1000多个。原本22时结束的夜门诊最晚的一天开到了凌晨2时。

就诊高峰或延至明年1月

病人太多,且集中在呼吸科、消化科,让几家儿童专科医院感到力不从心。“儿中心”呼吸科医生全部上阵,并临时开出呼吸道门诊,将原本10个门诊扩至18个。

市儿童医院则机动调配夜门诊结束时间,缓解急诊压力。

专家告诉记者,这股就诊高峰可能要持续到明年1月。

医院出现就诊高峰相应导致看病时间长。网络上,很多妈妈诉说带孩子看病的艰难过程。一位妈妈上午九时就到医院挂号,直到下午三时才轮到,又到晚上才轮到吊针。整整折腾12个小时后,这位妈妈才抱着生病的孩子回到家。

大雾会导致咳嗽病儿加重

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增多,几位儿科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空气质量。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容易生病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都和空气质量有关。

今年11月以来,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数量一下子蹿到最近几年的最高位。特别是连续几场大雾以后,很多孩子出现循环式感冒、咳嗽。“大雾会让很多处在咳嗽恢复期的孩子病情加重。”专家告诉记者,大雾天里空气中浮尘多,造成大气污染程度加重,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粉尘颗粒,会导致人的鼻黏膜和肺部过滤作用大打折扣。如果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很容易引发肺炎、哮喘,抵抗力差的孩子首先“中招”。

所以,这几天,感冒、肺炎、哮喘小孩“轮番上阵”,流行腹泻的小孩也紧随其后。几位权威儿科专家告诉记者,很多孩子都出现“高烧、呕吐、腹泻”三步曲,往往需要10多天才能慢慢恢复。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从挂号到回家,折腾了1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