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多部门协调联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工作

近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上半年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在污染最重的10座城市中,衡水排名第七。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市环保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研组,邀请多名知名学者、专家、领导来衡水市,就大气污染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讨。



  针对衡水市污染现状,一场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的环境保护行动拉开序幕,全市多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治理空气污染合力,针对燃煤及工业污染、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等“病症”,开出“良方”, 并推出了禁止在人口稠密的城区露天烧烤等新措施,希望能有效减少PM2.5含量,让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



  要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加强燃煤及工业污染治理尤为关键。针对衡水电厂、市区燃煤锅炉、城中村居民燃煤采暖等造成的工业及民用燃煤污染,衡水市积极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禁止新建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行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太阳能、电等清洁能源,扩大集中供热范围,逐渐在市区范围内实行全面禁煤。同时,环保部门加强对市区各类工业废气排放单位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监督火电企业建设和完善烟气脱硝、脱硫、除尘设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大力推进集中供热范围内供热燃煤设施的取缔行动,上半年,集中供热范围内的27台套分散燃煤取暖锅炉已经取缔19台套,5套正在进行拆除,其余3台正在进一步督促协调中。



  扬尘一直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衡水市也因此对工地念起了“紧箍咒”。市区重点抓好建筑或拆迁工地的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施工区域封闭或隔离、建筑垃圾渣土密闭清理、现场存土覆盖固化、细颗粒散料密闭运输和储存、运输车辆、挖掘设施除尘、施工作业洒水降尘、施工场地硬化绿化等防尘措施。市环卫处积极调整原有清扫车、洒水车作业区域,扩大或增加市区道路的机械化吸尘清扫、洒水降尘面积及频次,防治二次扬尘污染。



  大气治污,向机动车尾气“开刀”。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衡水市机动车保有量共计40万辆(不包括货车),其中老旧机动车及“黄标车”保有量为2.66万辆,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衡水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这一比例还将有所上升。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市区机动车管理部门强制淘汰在用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严格机动车注册登记和转入标准,加强机动车的路检执法,对机动车冒黑烟、无环保标志上路、黄标车闯限行等违章行为从严查处。



  市城管局表示,从今年7月份开始,衡水市将严格控制城市露天烧烤,强化无油烟净化设施露天烧烤的监管,禁止在人口稠密的城区进行露天烧烤;    在绿化环境方面,今年计划环衡水湖绿化1.26万亩,环衡水市区(县城)绿化0.96万亩,环乡镇村庄绿化1.5万亩,以达到防尘降尘的目的。



  除此之外,衡水市还制定下发了《衡水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关于市区集中供热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原煤等高污染燃料的通知》、《衡水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等,围绕工业及燃煤设施治理、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责任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具体措施,推动大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衡水必将打好这场“守护蓝天白云”的硬仗,让那抹蔚蓝常驻城市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