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 央企创新当先锋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海水淡化 央企创新当先锋
海水淡化究竟是怎样的产业?央企在国家海水淡化的总体战略中肩负着怎样的重大使命?这是否是央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并将其融入发展战略的铿锵足音?

        沧海横流 淡化海水彰显央企英雄本色

        一位央企掌门人,从2008年起,连续4年4次政协提案都关注同一议题——海水淡化。为此,项目总投资高达110多亿元,而在淡化水上面,他却没有收获一分钱,而这一坚持就是9年,不禁让人费解。

         他为何不计成本地痴迷于海水淡化?

        原来,近些年来,水资源危机和国内饮用水的严峻形势让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会生让忧心忡忡。2012年12月底出台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毫不讳言地指出,我国水资源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年缺水量约为404亿立方米。沿海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重。

        “北方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迫使政府投入巨资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用以缓解京津冀严重缺水的现状。”王会生在题为《希望在大海》的文章中强调,但是,跨流域调水受供水量、工期、造价、水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淡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保障的严峻形势,亟需加快发展海水淡化, 扶持水电联产企业,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已成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海水利用备受瞩目的一年,国办发〔2012〕13号《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国家海洋局《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继颁布实施,这无疑为海水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正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揭示的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的广阔前景:海水淡化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对解决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

        这一浪潮可能催生的大市场,令王会生痴迷。他说:“国投将在全面掌握海水淡化技术、成立海水淡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打造北方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

        虽然至今仍然有一部分人缺乏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海水淡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先觉者已然在行动。所以,央企不约而同地将海水淡化作为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实地采访所见,这并非一路坦途。

         创循环经济之典范 先行者步履维艰落棋无悔

         在北疆发电厂的展览馆,北疆项目的沙盘模型被放置于展览馆中央,这座占地2.2平方公里的项目以全景微缩的形式展现在记者面前。3座高耸的海水冷却塔,6组巨大的发电机组凸显了全部建成后的北疆发电厂工程的气势和魅力。

      “北疆电厂淡化海水与自来水按1:3比例掺混后正式进入汉沽区市政管网。经多次连续检测,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接受《经济》杂志采访时,国投天津北疆发电厂副总经理李鑫禄指出,电厂目前已建成日产一期20万吨的淡化水设备,外供至天津汉沽区自来水管网,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天津市淡水供应提供了战略保障。

        在现场,记者对北疆发电厂的规划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是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五位一体,一举五得”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和生态环保工程、节能减排项目,能够对海水“吃干榨净”的对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项目。

        当然,赢得这一切并非易事。

       “海水淡化一定会很难。越往前走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也就更突出。”李鑫禄说,2011年我的感觉是有点绝望,但绝望是没有用的,这一条路我们没有放弃,何况已经投资了。

         虽说北疆一期工程是全套引进以色列IDE公司生产的海水淡化装置,但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之举。“集团在做海水淡化的研究,我们力争在二期的时候能够实现设备国产化,希望对于行业发展会有所帮助。”李鑫禄表示。

         各种问题等待解决。

        一直以来,令李鑫禄更加头疼是在现行水价体系下,海水淡化成本较高,与自来水价格相比缺乏竞争力,水资源统筹机制尚未建立这两点。“头几年面临煤价太高,经营困难的状况暂且不说,海水淡化的成本是七八块,而市政自来水的成本是四块钱。成本相差近2倍。北疆发电厂总投资110个亿,而一年盈利仅仅为五六亿,每年淡化水亏损一亿五六,这还没有包括运行成本在内。”

        但北疆发电厂还是要不计成本地把淡化水送出去,并积极洽谈连接市政饮用水管网事宜。“希望一方面淡化水得到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政府逐步补贴价格,让现在少亏损一点。售出去的水款还在账面上,一分钱没有收回来。”李鑫禄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户用水越多,亏损就越大。以天津现在用水量测算,如果第二期30万吨产能全部投运的话,可以实现天津市四分之一的淡水供应;在天津在现有自来水运行模式下,假如把一期的饱和产能20万吨都吃掉,天津市得多支付几个亿,但是天津市如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财政补贴。

         对此,李鑫禄一度担心补贴问题。“之前我们想得很简单,不就是政府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后来,他理解政府要平衡不同投资主体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处理好几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让人欣慰的是,2012年下半年,天津市提出要建设滨海新区淡化水管线,这提振了李鑫禄的信心。与此同时,水电联产、发电量增补等更多政策支持仍然在期待之中。

         神华试水,渤海新区沧电创“政企合作”新模式

         沧电将海水淡化发展同服务渤海新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得到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沧电同政府签订了“企业制水、政府包销”协议,将淡化水用途确立为高品质工业用水。沧电走国产化和技术创新之路,并通过“电水联产”和优化运行方式,着力降低淡化水成本。

        沧电副总经理、海水淡化厂厂长彭光仪介绍说,神华国华沧电的“水电联产”模式于2009年得到了河北省发改委的认可,并获得80小时的发电量增补政策。通过努力并在新区政府的协助下,2012年争取了增发170小时的发电补贴,其中水获补100小时,热获补70小时,发电增收补贴海水淡化,缓解了制水成本压力,提高了淡化水市场竞争力。据了解,沧电的海水淡化成本已降低至5.45元,售价达到5.95元。

      “不说盈利多少,反正不亏。”从一开始,沧电与政府的“政企合作”走的就更远,并且为人所津津乐道。2011年,神华国华沧电与渤海新区政府确立了“企业制水,政府包销”合作模式,政府全力支持国华沧电海水淡化发展,投资建设管径0.8米、全长10多公里的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输送管道于2011年底投入使用,创国内海水淡化制水量之最、向社会供应淡化水量之最。

        应当认识到,神华的探索实践,更加坚定了它投身这一领域的信心和决心。而前瞻性地埋头科技研发则为他们争取了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海水淡化 央企创新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