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脱硫等净化市场迎来“井喷”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脱硝脱硫等净化市场迎来“井喷”
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规定,在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环保部将有关事项作出公告。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整个“十二五”期间,以PM2.5为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需要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下,PM2.5防护市场将迎来销售旺季。
重点控制“三区十群”
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为纳入《规划》的重点控制区,共涉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十二五”期间,位于重点控制区47个城市主城区的火电、钢铁、石化行业现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现有火电企业、钢铁企业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的,应根据超标情况制订限期治理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限期治理后仍不能达标的,应限产限排或关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重点治理PM2.5
吴晓青透露,以上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PM2.5和臭氧等突出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
环保部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实施多污染物等协同控制,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控制,有效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力求到2015年使一些重点区域城市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标得到改善,PM2.5、臭氧等区域性的大气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吴晓青透露说,超过1000亿元的投入,将重点倾斜在包括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节能减排,监测能力等方面。全国将布置1500个PM2.5监测点,前期需要的投入将超过20多亿元,每年新增费用也将超过1个亿。
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标准将与国际标准接轨,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按照新的标准,中国将有2/3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净化市场或将井喷
随着公众对PM2.5关注度的日渐提升,国内多地开始对PM2.5开展监测并公布浓度,许多商家看准这一市场商机,纷纷进入防护PM2.5的领域。有机构预测,未来5年,中国空气净化器产业有望保持30%的速度增长。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下,PM2.5防护市场将迎来销售旺季。
其中,从事脱硫脱硝业务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监测服务和设备的企业有望从中直接获益。有业内人士分析,“十二五”期间,脱硝行业市场总量将超过1500亿元。同时,水泥、钢铁等行业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标将会逐步纳入鉴定范围,并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展开,此部分新增市场容量可达600亿元以上。此外,有机构预测,仅按最低基数覆盖,2015年前对污染物监测的设备投入总额将超过200亿。综合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脱硝脱硫等净化市场迎来“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