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耗资1.7万亿治大气污染 史上最严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国家耗资1.7万亿治大气污染 史上最严
各地已公布的大气污染治理部分措施列表,时间轴代表治理年限。南方周末实习生龙显灵、南方周末记者汪韬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一项“史上最严”、国家总体投资1.7万亿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即将颁布,这将决定中国人5年后呼吸什么样的空气。

  纵是PM2.5年均浓度目标实现,5年后的北京仍不如现在的广州。2020年,山东威海也还是美国“重灾区”洛杉矶的两倍多。这还是“特别特别困难”的目标,得“经过特别的努力,才能达到”。


  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的国家行动依然未听到发令枪响。


  2013年7月20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以下简称《计划》)将于7月底8月初公布。

  《计划》号称“史上最严”,将带来1.7万亿元的国家投资,被视为新一届政府治霾攻坚的关键一战,这将决定5年后,中国是否治霾成功。

  从5月开始,整个业界都在翘首等待。李克强总理、周生贤部长均在不同场合预热,但《计划》里涉及的各省具体指标,依然难见真容。

  各地政府也在焦灼等待。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多地已“荷枪实弹”,备好地方规划,只待国家一声发令枪响。

  然而,纵是《计划》和地方规划目标得以实现,到2017年,北京市的PM2.5年均浓度将只是接近现在的上海,仍不如现在的广州。2020年,山东威海达标后的PM2.5年均浓度也还是美国“重灾区”洛杉矶的两倍多。这还是“特别特别困难”的目标,得“经过特别的努力,才能达到”,环保系统官员和专家均表示。


  国家快马加鞭,地方荷枪实弹


  据接近环保部的人士透露,《计划》基本敲定,只是在“走程序”,预计8月中旬后期将会公布。从中央到地方,此前出台过不少大气污染治理的规划、办法等,然而,此次《计划》重视程度之高、涉及的部门之多前所未有。

  在山东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肖红看来,2013年3月29日是国家行动的起点。这一日,环保部紧急召开会议,部署编制计划。

  这是一次由一名副总理牵头的编制工作,各地环保部门都感到史无前例的紧张气氛。

  4月底,仅有五名工作人员的山东省环保厅污防处奉命抽调两人赴京封闭开会一周。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杨勇也已多次进京开会,“各个省态度都一样,急。”尤其是河北省—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倒数前十中,河北城市占了七席。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也仅有两个城市PM2.5年均值达标。

  河北省领导多次进京商讨治理目标。但不到计划发布,最终的数字各地都不能完全确定。即使在环保部,数字也只有参编者清楚。

  《计划》被披上一层神秘面纱。“没有任何消息,我也想找人问问呢。”7月26日,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计划》颁布之后,各地将会配套地方措施。事实上,各地早已荷枪实弹。

  2013年初,山东省环保厅就向省政府提出编制规划的要求,31个部门参与,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委、妇联。“人社厅开了一个雾霾高级研讨班。”肖红希望人社厅能为环保厅增加一些编制。山东省妇联也专门制作了宣传实施方案,考虑“妇女怎么参与到大气治理中来”。

  在山东省德州市环保局污防科科长张培勇的印象中,4月份后,山东规划就向地市征求了四次意见,以往的规划往往只需一次。一名省政府官员对肖红说,没有弄过这么厚的规划,两百多页。

  “我认为这是中国梦的一个小梦。”8月2日,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治理思路战略转变,达标要求加码数倍


  另一个被肖红牢记的日子是6月14日。她翻开手机记事本,上面是李克强总理的“气十条”。这一日,李克强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业内奉之为“气十条”。

  “气十条”像是《计划》发令枪响前喊的“预备”。据参与制定的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贺克斌透露,"气十条’是《计划》的基本构架,每一条具体到什么区域、什么程度,《计划》中会务实。”

  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分析,这场关键一战的治理思路已做战略性转变:

  —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十一五”期间的要求是削减二氧化硫总量,而《计划》则是直接提污染物浓度目标。如同减肥,以前要求五年内减10斤,现在是5年后体重要控制在100斤。

  —由单一污染物、污染源控制向多污染物、污染源协同控制、综合防控。

  —由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最典型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也是久被业界期待,但迟迟未见详文的措施。

  实际上,这些战略性转变在2012年颁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即已显现,为何几个月后又加入一剂猛药?

  “国家高层认为之前设定的大气治理任务比较保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计划》是“十二五”规划的“升级版”。


  PM2.5是最难攻下的堡垒,但要求更严格。


  “十二五”规划中,除北京外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5年PM2.5年均浓度的下降目标,也都只在7%以下(以2010年为基准)。而多处可靠消息透露,《计划》要求京津冀2017年这项指标要比2013年下降25%,比“十二五”规划翻了三倍多。

  此外,《计划》为PM2.5的考核上了多保险。此前因大多数地区2010年尚未监测PM2.5,只能根据PM10折算。这已被质疑是数字游戏。而《计划》以2013年为参照年份—全国74个城市已在监测和发布PM2.5数据。同时,贺克斌透露,除了下降浓度,达标天数、削减的绝对值等指标都要满足。多项约束就如同水桶的短板原理—必须满足最严格的那一项指标。


  山东“自断后路”


  山东目标更雄心勃勃:到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要比2010年改善50%左右。

  “这是山东自己决定的。”张波介绍说。同时,山东17座城市各定目标,梯队升级。2013年6月空气质量排名第一的威海到2020年需要空气质量达标,倒数第一的德州则需要接近现在的威海水平。

  “我们提出这个目标,基本上不给自己留后路。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大气基本达标起码要到2030年。”张波说。

  山东先天和后天条件都不占优势—二氧化硫排放位列全国第一,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近1/10、全世界1/20,济南更是全国空气质量十大差等生之一。

  各市也曾表示过困难。“现在确是经济低迷的时期。”但张波认为这些抱怨摆不上台面,“我们用一句话就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要不要把环境质量撇开去实现小康社会呢?哪一个市也不愿意搞一个‘瘸腿’的小康社会。”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2020年该省要达到小康社会水平。

  张波觉得并不奢侈。“即使是改善50%左右,我们只能实现八成达标,而我国(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仅仅比印度好一点。”

  最核心的是,张波认为大气污染治理并不是就环保论环保,而是“通过它来倒逼能源和产能结构的问题”。

  “能源结构调整是每个地方政府想做的事。”肖红说。而环保产业被视为优化经济升级换代的工具。8月13日,国务院刚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3年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

  山东预测,未来八年,山东的环保产业投资将接近1万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环保市场。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国家耗资1.7万亿治大气污染 史上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