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的秸秆怎样变“废”为“宝”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烧掉的秸秆怎样变“废”为“宝”
在收获金色小麦的季节,秸秆问题也在困扰农民:秸秆还田影响夏种,一把火把秸秆付之一炬,又为政策不允许。

  秸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今年夏收中,蚌埠很多农民选择对小麦秸秆进行打捆回收,不但免去焚烧问题,还方便了夏种,这对安微省小麦主产区颇具启发意义。


  麦草收入有实惠 农民“三夏”得方便


  6月3日,正是抢收关键期。在蚌埠市郊李楼乡太平村。乡间公路两侧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田里的麦草也被打成了捆,一捆一捆躺在那里,远远望去,十分壮观。

  走进麦田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搂草机张开双臂,把抛撒在田里的麦草收拢。两台90马力的拖拉机带着打捆机沿着搂草机留下的麦草走过,把麦草全部吞了进去,不到两分钟,一个约一米多高,近500斤重的麦草圆捆便从打捆机里吐了出来。

  这块土地的主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他告诉记者,今年秸秆禁烧,村干部从外地请来了打捆机,把麦草一捆一捆打起来。听说两天就运走,老汉说:“我家不要麦草,谁打捆,谁运走,两不找。 ”

  收麦草的机主叫陆杰,平时做农机生意。去年6月,当他看到打捆机的使用效果后,当机立断,购买了两台打捆机,投入麦草打捆。到了8月份,他又联系几个农户,合资添置了两台打捆机,到河北收牧草。

  “这种机子什么秸秆都能打捆,棉花、玉米、水稻、油菜,农作物的秸秆都可以打。 ”陆杰介绍,去年他们从蚌埠往北,干到山东省,又从山东省干到河北省,实行跨区作业,一年干了近5个月。

  近年来陆续建成的生物质发电厂,为麦草找到了出路,也为麦草的收购者打开了增收渠道。“秸秆卖给生物质发电厂,每吨300元左右,因此,只要每吨把运费控制在100元以内,还是大有赚头。从机子买来到现在,我已经挣了100多万元。”陆杰说。


  打捆机依旧稀罕 秸秆处理有困扰

  打捆服务的收益也让不少农民动了心。


  采访中,记者与4位农机手聊天,他们来自固镇县,为首的叫郭新。“现在经营打捆机,开展跨区作业,就像当年购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一样。”郭新说,等秋后积累了钱,自己买一台,肯定能挣到大钱。

  6月4日上午,怀远县常坟镇,金色的麦浪一望无际。联合收割机,打捆机、农用汽车川流不息,十分有序。在田头记者见到了种粮大户董峰,他流转的15600亩土地,全部种的是小麦。在他的麦田里,怀远县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近50台收割机为他收麦,并负责把收下的麦子运到附近的中转站,再由大卡车运到烘干中心。

  董峰介绍,他流转的土地全部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播收。他自己则拥有大型植保机和秸秆打捆机。 “之所以流转这么多土地,就是想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的样板。”董峰说,目前蚌埠全市的打捆机仅有一二百台,而且都是小型的,秸秆回收依然是大问题。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微省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收获中,联合收割机把麦子收走,却把秸秆抛撒在田里,如果用人工把秸秆收起来,费工费时难以处理,得不偿失。而作为新生事物,打捆机推广不足,仍未为农民所接受,秸秆处理仍是困扰“三夏”农业生产的难题。


  秸秆利用天地宽 政策扶持须引导


  “发展打捆机,回收秸秆,符合国家和农民的利益,符合农业发展需要,是农机机械化发展的一种新动向。 ”省农机协会负责人说,眼下问题的关键是目前回收的秸秆95%卖给电厂,所以机械作业只能围绕电厂转,半径是50公里,如果超过这个距离,经营就不合算。因此,必须进一步为秸秆利用寻找新途径,在秸秆的综合利用上下功夫。

  专家建议,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要对联合收割机割茬进一步严格控制。小麦在机械收割的时候,留茬不能超过10厘米,这样既有利于农民方便夏种,又有利于机械打捆,出草量大,效益就好。

  秸秆综合利用,需要政策扶持。据了解,目前尽管打捆机进入了国家补贴目录,但补贴额太少,一台40多万元的机械,国家才补贴1万多元,不成比例。

  此外,对使用打捆机械的农民,也应该进行财政补贴,让农民尽快接受这种新生事物。“今年,怀远对使用打捆机回收秸秆的农民,县政府给予10%的补贴。对在田间回收秸秆的,每吨补贴40元,土地流转大户开展秸秆自行回收的,每亩补贴15元。 ”蚌埠市农机局长年夫义介绍,这提高了农民使用打捆机的积极性。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烧掉的秸秆怎样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