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污染:“河长制”整合“九龙治水”乱局

东江水质关系到包括珠三角、港澳地区在内将近5000万人的饮水安全。为进一步加强惠州水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省环保厅《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惠州市正式实行河段长责任制管理,以维护责任河流水环境生态健康为目标,严格控制入河污染总量,大力推进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体水质,最终达到并长期保持水质功能目标。

据了解,河长制是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负责本辖区内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一项制度。河长制实施范围是惠州市县(区)、乡镇(街道)两级辖区河流。列入县级河长制管理名录的河流由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由市政府每年发布一次;列入镇级河长制管理名录的河流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由所在县(区)每年发布一次并报市政府备案。

实施河长制一要遵循属地负责原则,河段长是本辖区河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该河流实现水质阶段目标、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保障水质安全和推动水环境生态持续改善负直接领导责任;二要遵循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县(区)、乡镇(街道)两级河段长管理体系,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分级管理”。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将根据国家、省有关规范进行监测,全年监测6次,逢单月上旬采样;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采用百分制评分,评分标准每年由市领导小区办公室制定,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具体考核名单和标准将在今年年底发布。

“河长制”知多少

“河长制”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它是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的举措,所针对的是无锡市水污染严重、河道长时间没有清淤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现象。

深莞惠三市联合开展的“两河”污染整治最早在深圳坪山新区催生了“河长制”。根据公开报道,坪山新区将“河长制”引入到坪山河流域综合整治中,具体做法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这一做法将在深圳全市推广。

惠州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表示,“河长制”能够最大程度整合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弥补“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共同治水的良好氛围,是一项很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