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跨越时空地域的水资源调配

盛夏时分,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京杭大运河之上,各大水利枢纽机声隆隆,数十台水泵开足马力,将滔滔长江水抽入古运河,一路向北输送。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输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一期工程试通水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今年三季度,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在历时10多年的建设后终将开始履行调水职责。

中国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分布却很不均横。由亚洲最大的几条河流灌溉的中国南方,郁郁葱葱、沃野千里,尤其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但中国北方却全然不同,这片地区河流稀少、降雨量小,属于自然的干旱和半干旱区,部分地区的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沈凤生表示:“造成北方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是北方气候干旱少雨。那么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加剧了这种水资源短缺这种形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地区降雨量逐年减少,频繁遭受干旱,地下水储备也已经达到了临界状态,再加上密集的农业、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得北方地区供水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

“主要现在就是绝收了,没指望了。”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科学家们估计,到2030年,中国北方的水供应将完全枯竭。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化永认为:“中国北方地区的缺水,已经严重地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中国采取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解决方案南水北调,即人工建设出一个输水网络,将数百亿吨水,从郁郁葱葱的南方调送到干燥的北方。

2002年12月23日,三管齐下的南水北调工程上马了。南水北调工程由三条调水线路组成。西线将抽调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长江源头水域的水来补充北方的黄河水源;1276公里长的中线将从中南部的汉江调水,送入北方城市北京和天津;而东线则沿着京杭大运河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送到中国东北地区。每年这项工程都要抽调相当于世界最大湖泊里海水量570倍的水。

然而,自南水北调的工程提出后就引起了争论,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经济效益究竟如何难以预测;如果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如果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此外,这样跨流域大量调水可能会导致整个长江流域的沿江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