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附录Ⅶ H枸橼酸离子测定法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讨论:附录Ⅶ H枸橼酸离子测定法
第一法比色法

枸橼酸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减压干燥至恒重的枸橼酸钠(C6H5Na3O7·2H2O0.6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5%三氯醋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供试品0.5ml与水4.5ml,加10%三氯醋酸溶液5ml,混匀,置60水浴加热5分钟,以每分钟4000转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2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吡啶1.3ml,混匀,再精密加醋酸酐5.7ml,立即混匀并置31℃±1的水浴中,准确放置35分钟后,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Ⅱ A),在波长425nm处测定吸光度。另精密量取枸橼酸钠对照品溶液0.25ml0.50ml0.75ml1.0ml 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各精密加5%三氯醋酸溶液0.75ml0.50ml0.25ml0.00ml(其相对应的枸橼酸离子含量为0.5mmol/L1.0mmol/L1.5mmol/L 2.0mmol/L),自“精密加吡啶1.3ml”起,同法操作。

用对照品溶液枸橼酸离子浓度和对应的吸光度作直线回归,求得回归方程,计算出供试品溶液中的枸橼酸离子含量(mmol/L),再乘以供试品稀释倍数(20),即为供试品枸橼酸离子含量(mmol/L)。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讨论:附录Ⅶ H枸橼酸离子测定法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santa (2010-4-08 16:29:24)

    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Ⅲ B)测定。

    色谱条件     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基质的阳离子交换色谱柱(H+),粒度9μm或8μm,内径7.8mm,柱长300mm;柱温为50℃;流动相为0.004mol/L硫酸溶液,流速为每分钟0.8ml,示差折光检测器。

    测定法   精密称取经减压干燥至恒重的枸橼酸钠(C6H5Na3O7·2H2O)0.735g,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0ml、10.0ml、15.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相对应的5.0mmol/L、10.0mmol/L、15.0mmol/L枸橼酸离子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5ml离心管中,精密加1.5%磺基水杨酸溶液1ml,混匀。室温下以每分钟2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同法测定。

    用对照品溶液的枸橼酸离子浓度对峰面积进行直线回归,求得回归方程,计算出供试品溶液枸橼酸钠含量(mmol/L),再乘以供试品稀释倍数(2),计算出供试品枸橼酸离子含量(mmol/L)。

    【附注】(1)根据供试品枸橼酸离子含量,可适当调整枸橼酸离子对照品溶液浓度。

    (2)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9。

    (3)不同厂家的阳离子交换色谱柱(H+)的流速、流动相、柱温等会有所不同,可根据色谱柱说明书对色谱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2005版药典已经有了前两法,为什么还要增加第三法 (反相HPLC )呢?
  • wtz010 (2010-4-08 16:59:44)

    应该是三个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范围,第一法明显前处理麻烦,但有些样品可能就得这么处理。第二法的色谱柱成本比较高。不知道第三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反相还成本就要低很多了,根据样品性质和所要结果的准确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
  • wang_xing11 (2010-4-08 17:01:29)

    谢谢分享!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讨论:附录Ⅶ H枸橼酸离子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