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新标准望年内出台 合成革环保从严加速去产能

  日前获悉,合成革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要升级,新标准预计于年内出台。

  分析人士认为,新标准将参照温州合成革行业整合的经验,一些指标的要求会更为严格。当前合成革行业产能过剩、景气低迷,预计环保约束将限制行业整体开工率,相关龙头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望出现好转。

  地方环保整治先行

  合成革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为了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亟待升级。地方对于合成革行业的污染整治,会先于全国标准的出台,如浙江有些地方的环保行动已经开始实施。

  早在今年1月23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温州市合成革行业整治提升方案》。文件提出,2014年6月底前,列入整治提升的合成革企业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列入关停限产的企业或生产线,全部关停限产到位;龙湾区(含高新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成革企业生产线削减30%以上。

  文件还提出,2015年12月底前,龙湾区(含高新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成革企业生产线削减50%以上;区域环境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以下简称DMF)浓度控制在0.2mg/m3以内,合成革企业周边环境空气无恶臭;合成革业通过整体验收。

  业内人士介绍,温州的环保行动之所以走在了前面,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合成革产能较为集中,群众的呼声较为强烈,企业也希望通过环保整治降低开工率、提升环保成本、提升行业景气。公开资料显示,5月10日,温州全市150余名环保执法人员混合编队,对8个县(市、区)101家合成革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式”检查,涉嫌环境违法企业将被立案调查。

  数据显示,温州市115家合成革企业中除14家备案停产外,均接受检查,执法人员在59家生产企业中采集送检样本97份,发现42家企业停产。当地环保部门表示,对停产企业将进行重点督查,并将根据最后检验结果,对涉嫌环境违法企业依法从严处置。

  除了温州,今年4月份,嘉兴市各地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四大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力争到2014年底,基本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