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疏堵结合建立12处烧烤市场,推广无烟烧烤技术

“油烟滚滚、污染严重的露天烧烤给城市带来了脏、乱、差,餐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尤其在盛夏之夜,菏泽城内油烟四起、弥漫,像雾都。”这是今年山东省菏泽市政府收到的一封市民来信,信中痛陈露天烧烤之弊,呼吁对街头烧烤摊点进行治理整顿。

  传统露天烧烤泛滥,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之痛”。露天烧烤好吃,造成污染咋治? 治顽疾还需开复方用重药。菏泽市为露天烧烤开出“疏堵结合”的复方,对传统露天烧烤摊位进行全面整顿。


  □传统露天烧烤何貌?

  浓烟弥漫,油渍、餐后垃圾遍地


  据了解,菏泽城区最多时大约有400处露天烧烤点,烧烤时产生的大量油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尤其在盛夏之夜,在烧烤摊集中的区域,油烟弥漫。

  一位居住在烧烤摊附近的市民告诉记者:“以往每到烧烤季节,油烟滚滚的地方必有烧烤摊。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光膀子划拳、酗酒闹事等不文明现象随之产生,餐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传统烧烤油烟的危害不容小觑。“在烧烤过程中,肉油滴在炭火上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例如多环芳烃、氨基酸衍生物、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不仅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而且会对摊主、食客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相关人员对记者说:“露天烧烤是大众化、平民化的消费,要一味取缔既不合情理,更难以实现。”


  □疏堵结合如何实现?

  规定营业时间、标准,划定12处烧烤市场


  菏泽市针对烧烤摊点的污染、扰民等问题,专门出台了《菏泽市区夜市烧烤专项治理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治理活动。

  《通告》规定,烧烤经营业户要在18∶00点后出摊,24∶00点前收摊;经营业户必须配备垃圾收集容器,严禁随意倾倒污水、污物破坏环境卫生;各经营业户要限期淘汰有烟烧烤,实行室内无烟烧烤方式,外排油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经营业户和顾客要保护好周边各类公共设施和绿地;在主要道路和广场、公园等禁烧场所,严禁从事夜市烧烤经营活动,一经发现,坚决取缔。

  “本次治理的目的在于规范而非取缔。”菏泽市副市长任仲义在市区夜市烧烤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说,在露天烧烤治理工作中,菏泽市本着既尊重市民生活习惯,又改善和保护市民生活环境的总体要求,新建了一批烧烤市场。

  在烧烤市场选址方面,菏泽市将城区细化为4个区域,划定了12处烧烤市场。划定建设的烧烤市场,统一标准、集中管理,要求有院墙或隔离设施,有停车场、公厕,路面硬化平整,下水道畅通,各类设施齐全。烧烤市场建设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


  □整治效果如何?

  改造升级无烟设备,百余业户定位经营


  记者近日来到广福街与东方大街交叉口周边的一个烧烤临时市场,远远望去,不见油烟踪影。

  “这市场就设在我们小区附近,我们吃烧烤比以前方便多了。每个餐桌都配有一个垃圾桶,地上不见了油污和垃圾,就餐环境比以前好多啦。”一位正在就餐的市民说。

  记者发现,市场中不少摊主配备了无烟烧烤设备。一位王姓摊主告诉记者:“自从用了无烟烧烤炉,不仅不用担心自己被呛得睁不开眼睛,还保留了传统风味,食客叫好,买新炉子的成本很快就收回来了。”

  中华世纪烧烤园的马龙师傅利用排烟机外加水净化技术,打造了一套低成本无烟烧烤设备,既能保持传统风味,又能达到净化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当地正组织大批烧烤摊主上门学习,借鉴其无烟烧烤的经验。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取缔86家违规经营业户,督促89家业户改造升级无烟烧烤设备,为105家经营业户划线定位。市民就餐环境逐步提高,市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烧烤污染知多少


  据了解, 露天烧烤大多无除烟装置,多使用炭、柴作为燃料。烧烤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烧烤摊点大都晚上出摊,而晚上空气流动比较慢,污染气体不易扩散,所以污染比白天更重。

  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环境研究所在7月中旬曾对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附近的国美餐饮街露天烧烤的PM2.5排放做过定点监测。

  烧烤开始前,餐饮街各监测点PM2.5浓度均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优。

  晚8点30分客人最多时,餐饮街上风口的PM2.5浓度最低,为50微克/立方米,属轻度污染;饮食街中部和下风口的数值分别为96微克/立方米和103微克/立方米,属中度污染; 距烤炉1米处的PM2.5浓度达到了4409微克/立方米,是未开炉之前的900倍。

  事实上,烧烤摊点10米范围内是食客较集中的区域,烧烤油烟的污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