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有落实行动的决心北京可实现大气防污目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近日出台,计划要求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其中,唯一给出具体浓度控制的是北京,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这一目标是否可以得到实现?有何难点?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独家回应了中国网记者。

根据奥运经验 北京可以实现目标

王毅表示,之所以对北京给出具体的浓度控制,一方面是各利益相关方对北京的大气污染都给予的极高的关注,二是北京地区在这方面无论研究工作还是曾经采取过的治理措施都是最为充分的。而且根据2008年奥运会的经验看,北京是可以实现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的,关键是看我们落实行动的决心和能够承担的代价。

PM2.5是个区域性的综合污染问题,涉及到多种污染物排放及区域天气气候条件,PM2.5实际并不是某个污染物的指标而是表征大气质量的指标,其核心和难点是能否控制区域化石能源的使用和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的落实。但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看,未来10-20年,重化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过程还将持续,化石能源的消费还将增长,因此实际的污染物减排要比表面上降低PM10浓度10%的努力要多。

总之,要解决PM2.5需要一场“持久战”,需要更长时段的战略和规划,需要大幅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构建区域综合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各地区的PM2.5溯源研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制定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时间表和区域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实施污染物精细化管理和适应性管理,完善相关行政政策、经济激励及市场手段,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同时通过宣传取得民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这样才能保证本次行动计划不会像过去很多环保计划和目标那样落空。

不认同减少摇号指标措施

针对北京近期被热议的拟征收拥堵费和减少小客车摇号指标的政策,王毅表示,解决交通问题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我个人比较支持采取经济而非行政的办法解决拥堵问题,也就是应该对城市不同地区采取征收差别化的拥堵费、停车费的办法,而不是限制公众拥有汽车的权利。当然,征收的费用如何使用需要有明确的说法和透明的规则,不要像过去北京增加了停车费,却得不到很好的使用和说明,同时也要使国民不断培养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而非“以车为本”,靠不断加宽马路永远解决不了交通拥堵,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还是要为大众提供便捷、安全、舒适、付得起的公共交通,保证城市总有一条畅通的“血管”。

因此,城市的发展模式、交通模式应该有明确的战略和布局,比如建立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和各种交通工具,采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管理就是设置更多的交通灯,而很少注意设置的位置、时间间隔的合理性,以及文明的交通行为规范的形成,人为制造了很多拥堵),经济激励政策只是调节出行方式的一种措施。只有综合施治,交通问题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