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死守不如给秸秆找出路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严防死守不如给秸秆找出路
又是一年秋收季,又是一年“防烟”时。随着秋收的逐渐结束,秸秆禁烧又成了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还记得几年前,每到秋收季节,“狼烟”围城的现象就会出现,甚至一度逼得遥墙机场的飞机都无法降落。在这种情况下,济南市将秸秆禁烧列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每年都会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处罚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重典之下,“狼烟”围城的现象近年来未再出现,秸秆禁烧也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些成果的背后却是有关部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乡镇和村庄为了不让农民焚烧秸秆,甚至自己出钱向农民购买秸秆,只此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其实,通读济南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有关秸秆禁烧的通知,加大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加强对秋季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扶持等内容被放在了通知的前半部分,随后才是严格落实禁烧责任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加大对秸秆的综合利用、为秸秆找出路才是秸秆禁烧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燃烧秸秆问题的“本”;而盯防死守、教育处罚只是秸秆禁烧的一个手段,是解决问题的“末”。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在秸秆综合利用这个“本”上确实做了不少工作,比如推广秸秆还田、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工作的力度和细致程度,显然还没有达到让每个农民都真正动心的程度。比如,因技术原因,有的机器进行秸秆还田时无法将秸秆打碎,增加了农民的工作量;企业收购农户秸秆,不仅价格低而且农户可能还得承担存储、运输的成本,根本算不着账。如此一来,农民们不如一把火将秸秆烧了来得方便。

  当然,秸秆综合利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到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对于各级政府而言,与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盯防死守,在“末”上耗费大量精力,不如将这些资源用于秸秆还田技术的改进以及对秸秆利用企业的扶持上。秸秆有了出路,农民得了好处,谁还去烧?各级各部门也不必再劳心劳力地严防死守,可谓一劳永逸。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严防死守不如给秸秆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