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PM2.5综合监测区将建京津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首个PM2.5综合监测区将建京津
北京和天津之间的武清将建立一个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站,实时监测臭氧、PM2.5等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研究其在空气中的传输和转化。记者昨天从天津市气象局了解到,天津市气象局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首个京津区域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

京津间建环境综合观测站

据介绍,随着京津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环境污染也逐渐严重,灰霾、臭氧等污染已经影响到京津地区人民生活、健康。

天津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双方将在天津市武清区共建一个区域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并将其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气科学研究基地,为国家和地区大气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对于为何选择武清建站,这位负责人解释说,武清区地处北京与天津之间,距离北京约70公里,距天津市区25公里,处于京津大气污染物传输通道上。在此进行大气科学研究,为捕捉京津间污染物的输送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

将评价细颗粒物对健康影响

武清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将对环境和气象开展综合监测,不仅包括一般大气污染物,还包括目前较受重视的臭氧和二次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等。监测分析京津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物在两个城市间的传输、二次污染物的形成等。

同时,监测系统还将对京津地区的雾霾天气进行监测和预报。其能对大气的水汽场、温度场、辐射等进行观测。在低能见度天气出现时,分析其变化,从而提高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监测系统还将建立臭氧、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成分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估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系统还将对京津地区大气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发布预报预警,预防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或减轻污染危害。

-名词解释

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它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其含有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PM10

指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 措施

多套设备实时监测

目前武清区气象观测站已经安装有颗粒物的在线观测设备,可以在线观测PM2.5和PM10的浓度。按照合作方案,今明两年,监测站将增设PM10在线质量浓度分析仪、PM2.5黑炭气溶胶分析仪、PM2.5膜采样器等设备。实时在线监测京津区域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和流动走势。

2013年,监测站将增设PM2.5大流量采样器、PM2.5在线离子分析仪等设备,完善对PM2.5的监测分析能力。

- 背景

PM2.5拟常规监测

11月16日,环保部通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将各方争议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而后,武汉、哈尔滨、山东的部分城市立即表示,将监测PM2.5并公开数据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首个PM2.5综合监测区将建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