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无车日”,更应成为市民的“公交日

明天南京将迎来第二个“无车日”,南京本次活动主题为“创建人性化街道”,大力倡导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昨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2日“无车日”当天部分区域的限行方案。今年南京将“无车”区域从去年的新街口移至夫子庙,由于活动主要为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并无硬性规定,也没有相应强制处罚。 (9月21日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南京的这个“无车日”恰逢星期一,会有众多市民选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南京市公交部门已决定采取缩短发车时间、增加运行车次的办法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可以想见,好多平时习惯自己开车或乘坐专车的市民如今也要体验一下“公共大巴”的氛围与气息,与公交车有一次亲密接触,让他们在关注城市交通建设、与大家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能感受公交车司乘人员的酸甜苦辣。因此,“无车日”不妨成为市民的一个“公交日”。

  人们不会忘记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展示中双层巴士其乐融融的景象,令人很难想像是在喧嚣烦燥的伦敦闹市。“公交日”应让人们在更多的细节上体验生活的快乐。排队上车,主动投币,体现一种尊重规则、自觉遵守的公民意识;主动让座,帮助他人,体现一种尊老爱幼、关爱弱者的传统美德;遇到拥挤,互相谦让,体现一种心平气和,善待他人的礼仪素养;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则体现大家积极为创建”人性化街道“建言献策的参与意识。公交车为市民的和睦相处搭建起一个驶往各自目的地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感受遵守公德,尊重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这也是“人性化街道”的应有之义。

  期待“无车日”不仅让市民体会到绿色出行的节能意义,更让市民体验到融于公共交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