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城区排水基本靠运河 疏堵结合治内涝

台风“菲特”带来强降雨,导致杭城多处积水,而让很多人困惑的是,为什么雨停了好几天,城西好多地方的积水还是退不下去?对此,西湖区防汛办的解释是:内河及运河水位降不下来,导致管道里的水排不出,积水自然也退不下去。
在杭州的排水渠道中,运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杭州老城区大部分的雨水通过内河最终都是汇入运河。
当整个杭嘉湖平原都处于强降雨区域时,运河水位就会迅速升高,杭州这段的水位就极易被“顶托”,难以排涝。
怎样疏通运河水?正在兴建的三堡排涝泵站,就是为此而建。
杭州老城区排水基本靠运河
雨水在杭城大大小小的管道里游走,最终流往哪里?
杭州市林业水业局防汛防旱与水利管理处处长盛忠华告诉记者,雨水最终会汇聚到两个地方,其中钱塘江两岸雨水主要排往钱塘江,如滨江、萧山、转塘、九溪、钱江新城、下沙等地块。
而大部分地块的雨水,都是通过内河,最终汇入运河,往嘉兴下游走。这些地方包括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一部分)、下城区(一部分)、江干区(一部分),基本上整个老城区的排水,都依赖于运河。
但运河有个水位低的致命缺点,警戒水位才2.7米。“菲特”带来的降雨不仅时长量大,而且覆盖了整个杭嘉湖河网,嘉兴、嘉善等下游河道的水位也非常高,对运河上游起了“托顶”作用。
运河水排不出去,老城区内的雨水自然也无法排出去,只能往低洼处漫溢。
除了往下游排,运河水还有没有其他的去处?在杭州东南面的三堡船闸,一个连接运河和钱塘江的大型排涝工程——三堡泵站正在兴建中,将为运河水带来新出路。
新建排涝通道连接运河和钱塘江
杭州三堡排涝工程是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泵站位置紧贴三堡二线船闸,位于船闸西面运河西侧。
泵站排涝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修建一条通道,一头连着运河,另一头连通钱塘江,当运河水位过高,无法往下游排泄时,泵站内的水泵就会启动,把运河水往钱塘江里排。
为什么一定要用水泵?因为钱塘江的日常水位有4.5米,而运河只有1.3米,处于低地势的运河水不能自主流进钱塘江,只能通过泵站将内河水排到钱塘江,这也是为什么杭州大部分地区自主排涝是通过运河而不是钱塘江来实现的原因。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还在修建中的三堡泵站,工地上正在开挖泵站的主体工程基坑,将来这里将放置4台总功率1.32万千瓦的抽水泵。
钱江路外侧延伸至钱塘江的单孔出水箱涵、排水闸门和渔人码头防洪堤达标工作都已完成,“大概2015年汛期前,整个工程就能投入使用。”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处副处长金国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