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实施35年 当年荒山不见树如今放眼绿满坡

 在巍巍的吕梁山脉、在蜿蜒的古长城边,一道道防风林挺拔矗立。樟子松、落叶松、北京杨、小老杨……一棵棵绿树如同战士般,在山西的西北部组成了一道坚强的绿色长城。

  从1978年到2013年,作为“三北防护林”重要构成部分的山西,在“三北防护林”的工程区共完成造林2851万亩,林木绿化率由建设前的8.3%提高到27.84%。150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400万亩沙化土地和10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区域内一度断流的汾河、三川河等河流均已复流,干旱、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得到明显遏制。

  今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35周年,记者随同新华社“地球绿飘带”媒体采访团,一起深入我省右玉、平鲁、静乐等“三北防护林”地区进行了实地采访,探寻、记录山西人为建设“三北防护林”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一素有“地球绿飘带”的防护林给山西带来的生态变化。

  A 右玉

  “老右玉”:一辈子就做了种树这一件事

  伊小秃家的门前是一排杨树,杨树的北面是条河,河道很宽。8月23日,右玉县的右卫镇刚刚下过一场雨,我们开车趟过清澈的河水,见到了已经是91岁高龄的伊小秃。

  在右玉县,伊小秃是有名的种树模范。他从1957年开始担任右卫镇北辛窑村支书,1993年离任,其间率领全村栽了近5000亩树,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

  种豆需俩人,一人种一人挡风

  虽然已是91岁高龄了,但伊小秃的身体依然硬朗。今年他在村边种了5亩地,“其中两亩是大黄豆,打下豆子,我想磨豆浆喝;儿子在镇上开了豆腐店,打了豆子做豆腐用。剩下的还有一些土豆。”伊小秃告诉记者。

  “今年种地的收成应该不错,雨水丰沛,风沙也小。”按照伊小秃的估算,土豆的亩产能达到千斤以上。“要是以前,这些土地根本就不能种地。”伊小秃回忆道,“新中国成立初,我们去地里种土豆,辛辛苦苦四五天把当种子的土豆块种下去,结果一回家就连刮了8天风,再到山上看时,风把地里的土刮跑了好几层,种下去的土豆又被吹了出来。”

  那时候的右玉县荒山秃岭,方圆几十里找不到一棵树。北辛窑有首民谣这样唱道:“四沟六洼两面坡,放眼不见树几棵。”村里放羊的羊倌需要把羊赶到非常偏僻的山里,羊才能吃上一种叫做虎榛子的草。

  由于没树,大风和沙尘暴频频光顾右玉县,“每个节令的前三后四都会刮大风,记得有一种风叫拉骆驼风,大风一起就连续不断,浩浩荡荡地如同大漠中的驼队。”伊小秃讲道。然而,对于老辈人来说,共同的记忆是早先右玉只要一起风,家里就得点灯,不然昏天暗地的,完全分不清白天黑夜。

  由于风大,北辛窑的村民在清明节种扁豆时必须两个人合作。种豆时一个人下种,一个人在旁边挡风,不然刚刚播下去的种子和农家肥就会被大风一股脑地吹跑。一亩地种下扁豆种子3斤,到了秋天也就只能打个十五六斤收成。

  没有树,北辛窑连盖房的木料都找不到,家家住在土墙的窑洞里面。伊小秃说,“那时候的年月,村里七八成的人都去逃荒了。”

  从别村引进北京杨改善树种

  伊小秃从1950年开始就担任村里的民兵队长,历任农业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支书、村党支部书记等,直到1993年卸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村里干了40多年的“一把手”。“50年代初,省里来了一位姓康的大干部,他在北辛窑调研后,告诉我这个地方风沙大,得栽防风林带。我也想过,栽了树,把风挡住,不让浑水出山,这里的庄稼才能有了收获。”于是,从1951年起,伊小秃就带领北辛窑人开始植树造林。

  那时植树,挖200个坑挣一个工,坑是一米长、二尺深的元宝坑。种的是在沙化地上容易成活的小老杨。这种杨树长不了很高,长大后有些歪七扭八,不成材,但生命力顽强,可以抵御风沙。

  在右玉栽树分春季、雨季、秋季3个阶段。春天从谷雨开始栽半个多月;雨季是从头伏一入,栽半个月;秋季是在秋分左右栽十来天。“农忙时是植树专业队种,农闲时是全村人上阵种。”伊小秃说。

  到1988年时,北辛窑已经植树5000亩。他们先后建立了三道防风林。第一道从长城至海子湾台墩;第二道从三墩堡到祭白雨,覆盖了整个山梁,这是一片荒地,一年四季扬沙起土;第三道从小路至沙梁,俗称东坪,是一个大风口。

  为改善北辛窑村的树种,在一次“三北防护林”体系会议上,伊小秃听说阳高县大泉山村有优质的北京杨树种,于是第二年,伊小秃参观大泉山后,获赠了20棵北京杨。他用塑料袋包住树根,还在树身上扎了三道绳子,然后把它们小心翼翼地绑在领导们坐的吉普车顶上。一路上他老叫司机停车,然后跳下车看看树苗丢了没。那天回到县里后天已经黑了,领导安排他住招待所。伊小秃说:“不用了,一住下,万一有人偷我的树苗哩。”

  后来,这些北京杨包括它们的“子子孙孙”,布满了北辛窑的河道两侧、沟沟岔岔、房前屋后、东坪西湾。如今,伊小秃家门前的北京杨已经有近30米高了。

  有了树,庄稼的收成就多了

  树多了,伊小秃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1976年,村里的土窑大多受到唐山地震的影响损毁严重,伊小秃和村里许多人都盖了新房。虽然屋子不大,但有了树,起码盖房的梁和椽子是有了。那年盖起的房子,伊小秃一直住到现在。

  有了树,村里人吃水也方便多了。在伊小秃家的院子里,一口自备井就常年有水,伊小秃81岁的老伴告诉记者,“井里常年有水,随用随提,树多了,井只需要打2米多就能看到水。而新中国成立初,有时甚至五六十米都打不出水来。”大片的树林锁住了风沙、涵养了水源。“现在沟里的树一苗挨一苗,一株接一株,长得可旺盛了。以往黄沙遍布的四沟六洼,现在已经被树遮盖得满满的,甚至看不到沟了。”伊小秃讲道,“有了树、浑水不出沟,庄稼的收成也多了。”他告诉记者,记得有一年村里2000亩地交出了12万斤的公粮,甚至比一个乡的上缴量还要多,而他们村的防风林带也是全县数第一的。

  种了一辈子的树,因此北辛窑沟沟岔岔里的树都能看到伊小秃的影子,而伊小秃的身上也能看到树的影子。但是由于常年的大负荷劳动,伊小秃的手呈现出了绛紫色,此外,由于冬天刨地把手上的关节震得变了形,因此他的骨节特别大。91岁的伊小秃现在还养着几只小羊羔,而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赶着羊去老远的地方吃虎榛子了。

  如今虽然不再当村支书了,但伊小秃依然没有停止种树的脚步。从71岁到91岁,他以个人名义又种下了8处树林,伊小秃说,他自己这一辈子就做了种树这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