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零分析”理论首次引入基因排序研究

昨天,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上,数学家孙嘉林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核苷性能生化顺序》和《基因密码解析底牌——零分析生命底牌》,孙嘉林首次将数学“零分析”理论引入基因排序研究,引起与会专家的关注。         

        这次论坛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主办,由中国遗传学会、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协办。         

        孙嘉林一直致力于数学基础的研究。1992年,他首创的命题逻辑“零分析”理论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在基础数学理论取得成果后,孙嘉林又将“零分析”理论应用于最前沿学科的研究,并在基因解析方面取得新的突破。1999年,他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论文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上首次公开。2003年5月,孙嘉林在论文《核苷性能生化顺序》中提出,核苷顺序规则“A→C→G→U(T)”,是解析基因组的总则,证实了核苷性能生化顺序符合四种核苷结构的实际状况,完善了现有的生物化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