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双歧杆菌发酵剂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双歧杆菌发酵剂
日前,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农业大学李平兰副教授等主持完成的“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研究及其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和“长寿老人源短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研究及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对该两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成果总体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研究及其在发酵香肠上的应用”是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植物乳杆菌素对肉源李斯特氏病原菌作用机理研究”的内容及在此基础上的扩展。课题组在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从我国传统宣威火腿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L-1;确立了一条经济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该细菌素的分离纯化技术(工艺)路线;研究了植物乳杆菌细菌素L-1的理化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特性,结果表明其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探明了植物乳杆菌细菌素L-1对肉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病原菌作用机理;利用产细菌素植物乳杆菌L-1作为发酵剂开发出了两种新型发酵香肠,产品的品质优良、质构、风味、感官特性好,具有很好的市场空间。  

该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在天津大海肉类制品有限公司推广应用,显示出该产品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开发前景。  

“长寿老人源短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研究及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优良微生物发酵剂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中的子课题。该成果针对目前我国益生菌发酵剂生产技术落后、传统液态双歧杆菌发酵剂存在的弊端以及进口商业发酵剂价格昂贵等现状,以世界第五长寿区——我国广西巴马百岁以上长寿老人肠道分离到的双歧杆菌为出发菌株,重点开展了耐胃肠道逆环境及具有高黏附性双歧杆菌菌株的选育;进行了优选菌株短双歧杆菌A04的黏附能力、润肠通便功效、等生理功能的研究与评价;利用现代微生物培养技术和膜分离技术,首次建立了短双歧杆菌A04的补料分批与膜过滤耦合式高密度培养体系;通过抗冷冻保护剂及冷冻干燥工艺的优化,开发出了发酵特性优良、抗冻干、活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歧杆菌冻干发酵剂菌粉。此外,该成果还筛选出了5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优良双歧杆菌菌株;并建立了一套体外选育耐消化道逆环境双歧杆菌的方法,一种通过测定菌株表面疏水性快速筛选高黏附性双歧杆菌的方法,一套完整的分析与测定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的技术体系,开创了国内双歧杆菌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该成果适用于发酵剂生产企业、从事发酵乳制品生产的企业及双歧杆菌活菌保健制剂生产开发的厂家。该成果的应用必将推动我国益生菌发酵剂的产业化发展,并对进一步开发双歧杆菌等功能性食品及益生菌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万猛主持,北京市基金委秘书长黄宇平、我校校长助理龚元石教授和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双歧杆菌发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