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减排努力大倒退 贫富国家展开激烈博弈

在华沙气候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冲突才是矛盾焦点。继上周结束第一阶段小组谈判后,会议从18日进入部长级磋商阶段。《纽约时报》题为“华沙气候大会贫富国家间分歧增多”的报道称,一场毁灭性的台风导致菲律宾数千人丧生后,华沙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成了情绪激昂的讲坛。发展中国家表示它们在遭受排放污染损害,并要求排放最厉害的国家予以补偿。菲律宾代表称气候危机“疯狂”,并在谈判期间绝食。
  美联社18日称,持续20年的气候谈判迄今未能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今年华沙大会喧闹一周后,目前好像也未向目标前进。虽然菲律宾代表声泪俱下、大声疾呼采取行动,但没有一个碳排放大国承诺减少排放。相反,澳大利亚保守党政府兑现竞选承诺,提出议案废除碳排放税,日本在减排目标上也大幅倒退。认为富国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此大加批评,巴西谈判代表德卡瓦略说:“我们必须异常关注个别发达国家出尔反尔。”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在核电受挫背景下,日本决定把2020年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定为“比2005年减少3.8%”,撤回民主党政权时代所持的“比1990年削减25%”的目标。日本代表已透露这一立场,环境大臣石原伸晃将在20日正式宣布。同样往后退的还有加拿大。英国《卫报》称,加拿大已退出要求主要工业化国家将二氧化碳排量降至低于1990年水平的《京都议定书》。
  “日本向能源‘下跪’,正在远离气候目标,这对国际社会是一个沉重打击。”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19日的报道毫不客气。日本TBS电视台称,日本的新减排目标遭到各国政府代表和非政府组织的批判,小岛国联盟的一名负责人表示:“对此非常震惊,主要发达国家做出的这种决定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陷入危险。”英国《独立报》称,联合国气候谈判正上演“慢动作”,我们的孩子在有生之年可能看到地球升温3到4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信任赤字是问题所在,而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决定让这一赤字有增无减。
  英国《卫报》称,随着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发展中国家还希望富裕的西方国家承诺建立未来极端气候的补偿机制,同时也希望富国能发出明确信号,承诺到2020年至少出资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对富国拒绝讨论科学家提议从工业革命开始计算碳排量的做法,中国和77国集团国家均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