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今日正式通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今日正式通水
经过11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将于北京时间12月10日正式通水。工程沿线江苏、安徽、山东三省约1亿居民将喝上甘甜的长江水。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干线全长1467km,途经江苏、安徽、山东三个省份。主体工程于今年3月完工,5月完成了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6月中旬江苏、山东两省进行了分区试通水,并于8月份通过全线通水验收。
为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9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如期实现既定通水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向为工程作出贡献的全体同志表示慰问和祝贺!南水北调工程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希望大家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再接再厉,确保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优质高效完成后续工程任务,促进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保证水质是关键
水利专家曾在工程论证阶段就提出:东线工程真正的难点在治污。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我国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确定“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治污体系。规划及实施方案共确定治污项目426个,投资153亿元,其中江苏省102项,投资59亿元;山东省324项,投资94亿元。
沿线江苏、山东两省还分别签订治污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创新形成了一套符合东线治污实际的治污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了关闭排污口、截蓄中水、推行城镇污水处理等有针对性的措施,甚至壮士断腕地关停并转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治污项目建设和沿线综合治污措施,东线治污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沿线经济十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情况下,沿输水干渠污染入河总量持续减少,自2011年11月起,东线黄河以南段各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输水干线达到Ⅲ类水标准。昔日鱼虾绝迹、“一湖酱油”的南四湖又重现生机和活力,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鳜鱼等再现湖中,白马河还发现了素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运河沿线城市的人居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供水效益超百亿
工程通水后,沿线城市及工业将增加供水量22.34亿立方米;农业增供水量12.65亿立方米,涉及灌溉面积3025万亩;航运船闸增供水量1.02亿立方米。此外,工程所建泵站还可双向运行,增加排涝面积266万亩,使其排涝标准由不足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据可研报告测算,东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供水效益达109.5亿元。
中线将明年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按照规划,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北送,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分期建设,目前正在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中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底基本完工,明年汛后通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今日正式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