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书记:治理大气污染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激励、监督考核等6项机制,确保各项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

积极搭建创新发展平台 抢抓机遇实现转型跨越

记者: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甘肃创新搭建的一个重要发展平台,这一行动开展以来,给全省带来了哪些变化?

王三运:“双联”行动从去年2月提出并实施以来,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实施这项行动的目的,就是要让省市县乡四级干部都能够进农村、接地气,到农户、抓扶贫,建立一个到2020年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700万贫困人口不脱贫就不脱钩的机制。

近两年实践证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家庭收入、农村基础设施、机关作风、干群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去年58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2.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高了1.7个百分点。就拿我联系的两个村来看,会宁县钟家岔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280元提高到2012年的4568元,翻了一番;武山县北顺村从3260元提高到5450元,增长了67.2%,预计今年两个村都将突破8000元。现在来看,“双联”行动产生的效应是多元的,我们将坚持不懈搞下去。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访问中亚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甘肃如何建设和利用这一向西开放新平台?

王三运:作为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上的甘肃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从能干的事情先做起,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论证,总的考虑是:围绕国家战略,发挥独特优势,依托空间布局,打造黄金段点。

围绕国家战略,就是我们一定要服从国家大局,特别是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五通”做工作。发挥独特优势,就是要发挥好甘肃的历史影响、通道地位、资源禀赋、人文地缘、战略平台等优势,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托空间布局,就是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利用好现有的空间布局,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造黄金段点,主要指重点建设“三群三区一地”,就是兰白、酒嘉、陇东三大经济区产业群,以始祖文化、黄河文化、敦煌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物流集散地。

构筑西部生态屏障责任重大 治理大气污染要有“壮士断腕”决心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构建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美丽甘肃”,甘肃省近年来做了哪些重点工作,将来有哪些新打算?


王三运:甘肃生态脆弱性在全国都是典型的,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这些年甘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力度很大,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引洮供水等重大生态工程。今年国家又批复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两江一水”、定西渭河源区等生态治理和保护规划,为甘肃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要坚定不移按照国家战略和要求,把工作扎扎实实抓好,努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兰州市大气污染全国有名,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不犹豫,不延缓,科学论证制定了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省市两级共同抓,使兰州空气优良天数大幅上升、呼吸系统疾病和流感就诊病例大幅下降。这项工作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像治理大气污染一样来抓,作为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我们不能给全局添乱,不能给下游添乱,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