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核黄素)的测定——荧光法(二)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 农药标准物质 无机标准样品 进口标准物质
  4.测定步骤
①样品提取
a.水解:称取2~10g样品(约含10~200µg核黄素)于100 m L锥形瓶中,加入50 mL0.1 mol·L -1盐酸,搅拌至颗粒物分散均匀。用40 mL瓷坩埚为盖扣住瓶口,置于高压锅内高压水解30min。冷后,滴加1mol·L -1氢氧化钠,边加边摇动,加至pH=4.5为止(取少许水解液,用溴甲酚绿检验呈草绿色)。
b.酶解:对于含有淀粉的水解液如谷物样品,加入3 mLl0%淀粉酶溶液,于37~40℃保温16 h;对于含高蛋白的水解液,加人3 mL 10%木瓜蛋白酶溶液,于37~40℃保温16 h。
c.上述酶解液用水定容至100.0 m L,用干滤纸过滤。此滤液在4℃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②氧化去杂质:根据样品中核黄素的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提取液及核黄素标准使用液(约含1~10µg核黄素),分别置于20 m L的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至15 mL。各管加0.5 mL冰乙酸,混匀。加3%高锰酸钾溶液0.5 mL(如滤液中含杂质多,可适当增加数量),混匀,放置3 min,以氧化滤液中的杂质。再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数滴(除去多余的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的颜色褪掉。剧烈振摇试管,逸出多余氧气(如果高锰酸钾过量,出现二氧化锰微粒沉淀,应离心除去)。
③核黄素的吸附和洗脱:称硅镁吸附剂1 g,用湿法装入柱内(占柱长5 cm左右),然后将已经氧化的样液全部通过吸附柱,用约20 m L热水洗去杂质。用5.00 m L洗脱液洗脱核黄素并收集于一带盖lO m L刻度试管中,再用水洗吸附柱,收集洗液并定容至lO mL,混匀。核黄素标准使用液同样按以上方法进行纯化处理。
5.荧光测定
于激发波长440 nm、发射波长525 nm,测量样品管及标准管的荧光值。然后在各管的剩余液(约5~7 mL)中加0.1 mL 20%低亚硫酸钠溶液,立即混匀,在20 s内测出各管的荧光值,作为样品空白值和标准空白值。
6.计算
X= (cV/m)*[(U-UB)/(S-SB)]*(V1/V2)*(100/1000)

式中:X——样品中核黄素的含量,mg·(100 g) -1;
   U——样品管荧光值;
   U0——样品管空白荧光值;
   S——标准管荧光值;
   SB——标准管空白荧光值;
   c——核黄素标准使用液浓度,µg·m L;
   V——用于氧化去杂质操作的核黄素标准使用液体积,m L;
   V1——用于氧化去杂质操作的试样提取液体积,mL;
   V2——样品水解酶解后定容总体积,mL;
   m——样品质量,g。
  7.说明
①本法适用于粮食、蔬菜、调料、饮料等脂肪含量少的样品,脂肪含量过高及含有较多不易除去色素的样品不适用。
②核黄素对光敏感,整个操作应尽可能在暗室中进行。
③氧化去杂质,加人高锰酸钾的量不易过多,以避免加人双氧水的量大,产生气泡,影响核黄酸的吸附及洗脱。
④核黄素可被低亚硫酸钠还原成无荧光型;但摇动后很快就被空气氧化成有荧光物质,所以要立即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