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书法字帖和读科技文献的异曲同工之妙

读字帖,是书法练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读科技文献,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两者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初学书法读贴,眼睛一瞥就完成了。大体两种感觉,其一为没什么好读的,大不了汉字嘛;其二为,嗯,这个字写得比较好看,但不知道为什么好看。总之,初读贴时,感觉那又不是小说,看一眼就行,没什么好读的。

随着学书过程的深入,渐悟每本字帖有无穷玄机。其一,历代名家的字帖,无论书者处于哪个朝代,无论作品是何路书风,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任何一本名帖是独立的。每当看到一本字帖,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与之相关的众多名帖,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此贴的风格来自它之前的哪些前人的字帖以及此贴对它之后千百年中的哪些字帖产生了一定影响。思考作者可能的人生背景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他作品的影响,思考作品继承其前人优秀素养的细节。这时候读贴,其中的每个字不再是单纯的汉字,而是复杂的线条造型艺术的一些特定的表现形式。比如阅读王羲之所有传世作品的落款“羲之”二字千贴千面,绝无雷同,这是名家法无定法的最好例证之一。比如,从东晋到清代,所有承传古法的草书作品中的“因”字最后一笔出框,这种来自章草的十分不起眼的细节也被千百年的名家们不约而同地注意,可见杰出艺术家的严谨和认真。比如,赵孟頫虽为元明清三代二王技法的最杰出继承着,然而他的名作很多时候简化了二王技法,主要表现在用笔锋自然弹跳完成衔接的深入上功夫欠到家,这对后人临摹前人作品是一种很好的警示。比如,唐代《书谱》笔法和东晋《十七帖》惊人相似,然而《书谱》在字与字,以及块面与块面之间章法节奏变化的处理上远远不及《十七帖》,同时后人要完全领悟《十七帖》高明章法也许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因为王羲之居然能在作品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做到千变万化,变而不乱!比如,唐代颜真卿楷书名作中的“蚕头燕尾”的笔法来自汉代隶书,然而隶书中的“蚕头燕尾”是取尽逆势,而颜真卿作品中表现为稍取逆势。清代伊秉绶学习了颜真卿结合隶书和楷书创作的技巧,然而颜真卿是借鉴隶书笔法写楷书,伊秉绶是借鉴楷书笔法写隶书。

初读科技文献,觉得每个字都认识,读完了就读完了,没什么意思。冥冥中似乎有两种感觉,一种是感觉很多文献的字是都认识,但读不懂,隔行如隔山嘛,另一种感觉是觉得好像很多文献意义不大,因为在心里问按照文献中这么做能否推动人类科技进步,或者能否将文献中的技术转化为科技产品产生市场效益,而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随着科技文献阅读的渐渐深入,发现其中同样妙趣无穷。找特定的研究领域阅读时,发现不同国内外文献中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某些作者的文献常常被同行们引用。不同时期的同领域文献,研究深入程度差异较大。当某一个领域的高水平文章数量由少变多时候,正式这个方向研究热门时期,当渐渐变少时,正式这个研究方向的某些方面问题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的时候。对同样的问题,世界上往往有很多作者在不约而同地同时开展自己的工作,研究结果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也有很多细微差异,这些差异正式作者进一步决定自己在该课题上选择特定研究方向的关键。高水平的文献往往将研究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全面,同时作者一般不会自己标榜自己的研究很有意义很成功,因为作者深知作者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或是否成功,应该由同行读者来判断,无需自吹自擂。某些标榜自己研究很有价值的文献,一般研究水平较低,研究工作做得比较粗略。不同期刊的文献,风格差别很大。比如,相当一部分EI核心期刊的摘要不写研究目的,直接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相当一部分高水平的SCI期刊文题中很少用“Study on”, "Investigation of"等词语,这是世界一流的文章倡导简洁文风的表现。比如,《nature》上的摘要常用“三句半”的特定模式,大部分《nature》文章作者在阐述原因时候很少用“due to”,而统一用“owning to”。如果作者在某领域的某些很小的细节上做了很到位的工作,就是文章价值的很好体现,而非要很大程度上推动人力科技进步才叫做有价值的文章。

阅读字帖应当十分注重不同字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字帖风格的来路和发展,才能较好地从中吸取艺术营养,为我所用;阅读科技文献同样要十分注重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重要文献的研究背景,理论参考依据以及对后来研究者们的影响,才能将本领域的工作开展深入细致,出高质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