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三电极测试催化剂的氧气还原催化活性

三电极测试催化剂的氧气还原催化活性时,需要一定要玻碳电极旋转吗,不旋转可以吗?为什么呢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燕子@ (2015-9-15 12:38:13)

    交换电流密度是表征材料催化性能好坏的标志。做电催化,首先你必须明确是你要动力学的数据,接着拿到动力学电流,最后拿到交换电流密度,最终说明材料的催化性能,一般要采用稳态测量,而一般的CV很难拿到这些数据,做极化曲线。而氧反应比较慢,过电势大,把Bulter-Volmer方程简化为tafel方程,但是这个理论每个点的电流都是动力学电流,而实际做极化曲线时,由于扩散的影响,真实电流并不等于动力学电流,要通过1/I=1/Ik+1/Id,这个公式拿到才能拿到动力学电流。而极限电流Id和转速就有关系。
  • xiaoxiaojinglin (2015-9-15 12:38:48)

    实际传质是扩散和对流相互作用的,按对流扩散理论,电极表面上各处搅拌的影响不均匀,这样会使得表面的电流密度不均匀,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每一活性位点,甚至使得研究不变。电流密度不均匀,使得电极表面的极化不一样,也使研究不便
  • 小妖精@ (2015-9-15 12:39:24)

    旋转圆盘电极,通过旋转可以使得氧分子贴近催化层,扩散层的厚度均匀,是研究研究变得很容易。
  • 燕子@ (2015-9-15 12:39:56)

    那就是说不用旋转电极不能研究电催化氧气还原过程吗?
  • xiaoxiaojinglin (2015-9-15 12:40:32)

    是的,大部分文献均是用的旋转电极。您的意思就是必须要用旋转电极吗?
  • 小妖精@ (2015-9-15 12:41:15)

    是的,你只有消除扩散影响,才比较方便研究动力学过程 。
  • jishiben (2015-9-15 12:41:55)

    有条件最好用旋转电极,没条件的话,可以尽量改善电极的传质过程,比如,采用微电极,微电极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弥补传质过程对普通电极的影响,此外,增加搅拌。
  • rrra6 (2015-9-15 12:42:34)

    如果不用旋转电极,怎么用CV说明问题呢
  • efp (2015-9-15 12:43:13)

    旋转是为了强制对流,最大可能消除浓差极化,从而得到的是电化学极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