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关于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求助]关于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求助]关于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耐用性试验如何评价的问题


各位:
在药监局的一篇电子刊物中写道:有关物质耐用性试验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检测波长变化±5nm、流速相对值变化±20%以及采用三根不同批号的色谱柱进行测定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杂质峰与其他成分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杂质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

我最近做一个品种的有关物质的耐用性试验,本法采用自身对照法,梯度洗脱,如改变流速其6份样品的总杂质为0.51%,0.53%,0.52%,0.50%,0.52%,0.49%,其平均值为0.51%,RSD为2.9%。

请问:各条件下的杂质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对这句话如何理解?我做的这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自身对照法测有关物质必须做耐用性试验吗?请大家指点,万分感谢!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求助]关于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zzzz (2011-11-02 14:34:09)

    自身对照是限度测定吧,审评中心的刊物上面对应的是杂质定量测定,所有对自身对照不一定适用。
    但是鉴于你的杂质都0.5%,估计偏差不应该那么大吧。
    但可能由于主峰面积不是很大,导致杂质的峰面积很小,进一步照成杂质峰面积的偏差比较大。这种时候有必要调整进样量。
    或者适当情况下不一定照搬那些要求,只要能说服自己说服审评老师就行。
  • ero11 (2011-11-02 14:35:24)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7&id=17289464&sty=1
    我也出现过和你同样的问题,其他帖子问过,答复不是太理想,我目前只考察了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和拖尾因子,个人感觉是符合ICH的规定的,再说也能达到这个要求,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还有在杂质定量那文中,重复性试验的RSD为不大于15%。同一条件尚且如此,何况不同条件。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死扣这个条件。


    [ 本帖最后由 ero11 于 2011-11-2 14:37 编辑 ]
  • mimili_901 (2011-11-02 14:35:57)

    何为“基线分离”啊?
  • zzzz (2011-11-02 14:37:48)

    我的理解是,如果有杂质对照品(一般情况下是有杂质对照品的),应该配置杂质对照品溶液来进行耐用性试验,而不是用样品溶液来考察。
    因为,如果样品溶液中杂质仅为0.01%,就无法进行耐用性试验。而用杂质对照品溶液还是可以考察的,只要这个杂质对照品在此条件下符合要求,样品溶液也应该符合要求。

    以上是个人拙见,望高手指正!  
  • summerxx (2011-11-02 14:39:40)

    基线分离意思是分离度应达到1.5或以上。
  • 木槿 (2011-11-02 14:40:20)

    就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中心发的那篇文章出错了, 杂质定量的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要求的n=6的RSD值都是15%及20%, 耐用性在不同条件下的RSD还要求2.0%,这种要求就是矛盾的。我认为应该是20%。主成分含量测定的耐用性才会要求RSD 2.0%

    就是否应该做耐用性,我认为还是需要做的,比如不同波长下,杂质峰与主峰吸收强度有可能是不一致的,这就会使自身对照条件下测定的杂质峰含量有明显不同。有时候在±5nm波长下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如果说在不同波长下,杂质的吸收与主峰吸收都同时变大或变小,自身对照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的话,说明在波长变化的情况下耐用性好,如果杂质峰吸收变强了,而主峰的吸收反而变弱了,呵…………,有问题了, 这种情况在检测波长较短的情况下比较常见。
  • bananapeople (2011-11-02 14:40:52)

    就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中心发的那篇文章出错了, 杂质定量的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要求的n=6的RSD值都是15%及20%, 耐用性在不同条件下的RSD还要求2.0%,这种要求就是矛盾的。我认为应该是20%。主成分含量测定的耐用性才会要求RSD 2.0%

    就是否应该做耐用性,我认为还是需要做的,比如不同波长下,杂质峰与主峰吸收强度有可能是不一致的,这就会使自身对照条件下测定的杂质峰含量有明显不同。有时候在±5nm波长下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如果说在不同波长下,杂质的吸收与主峰吸收都同时变大或变小,自身对照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的话,说明在波长变化的情况下耐用性好,如果杂质峰吸收变强了,而主峰的吸收反而变弱了,呵…………,有问题了, 这种情况在检测波长较短的情况下比较常见。

    ===============================================================================================================

    杂质定量的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是重复配样的,特别对于杂质量很小的样品误差很大,故要求RSD值为15%。一般耐用性试验是采用同一样品进样6针,故RSD要求为2%。

    还有杂质相差要求不得过±0.1%,应是指的各条件下测得的平均值相比。
  • 木槿 (2011-11-02 14:41:59)

    杂质定量的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是重复配样的,特别对于杂质量很小的样品误差很大,故要求RSD值为15%。一般耐用性试验是采用同一样品进样6针,故RSD要求为2%。

    还有杂质相差要求不得过±0.1%,应是指的各条件下测得的平均值相比。

    ===============================================================================================================

    bananapeople 说的也不错,耐用性是同一个样品进样

    如果 一个样品测定的结果是 0.11%,0.11%,0.12%,0.10%,0.10%,0.10%,这六组数从结果上看,大家认为相差的大吗?RSD值 7.65 测杂质含量这么小的数据, RSD要在2%以内难度还是不小呀!
  • mooon (2011-11-02 14:42:20)

    耐用性试验不是三种条件下各自测定俩份样品么?

    和重复性一样测定了不同的六份样品啊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求助]关于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